送张原载黄门弟授职还乡二首(其二)
明 · 边贡
昽昽江旭散林鸦,袅袅江风捲岸沙。
燕郭晚春归处路,楚山明月到时家。
仙游自说投竿好,吏隐谁怜去国赊。
它夜陟冈应有梦,紫堂青琐隔天涯。
燕郭晚春归处路,楚山明月到时家。
仙游自说投竿好,吏隐谁怜去国赊。
它夜陟冈应有梦,紫堂青琐隔天涯。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景象。首句“昽昽江旭散林鸦”,晨光初照,江面泛起金色光芒,林间的乌鸦在晨光中逐渐散去,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与生机。次句“袅袅江风捲岸沙”,江风轻拂,卷起岸边的细沙,带起一丝丝凉意和清新。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江南早晨的独特韵味。
接着,“燕郭晚春归处路,楚山明月到时家”两句,将视角转向季节与时间的变化,晚春时节,燕子归巢,楚山在明月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静谧与美丽,仿佛是家的象征。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的生活情感巧妙融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仙游自说投竿好,吏隐谁怜去国赊”两句,诗人借用了“仙游”与“吏隐”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束缚的无奈。投竿垂钓,是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而“去国赊”则暗示了离开国家、远离尘嚣的决绝。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现实处境的矛盾。
最后,“它夜陟冈应有梦,紫堂青琐隔天涯”两句,以想象中的夜晚登山为引,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远方的思念。紫堂青琐,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遥远的距离,虽然相隔天涯,但心中总有梦想与希望的灯塔指引前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