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遇逆风有叶舟坐二小儿以一竿挂二笠代帆而来
宋 · 袁说友
小艇浮孤苇,垂髫识二童。
巧将双箬笠,快夺一帆风。
去去渔歌里,翩翩麦浪中。
吴儿惯浮浪,早已逐飘蓬。
巧将双箬笠,快夺一帆风。
去去渔歌里,翩翩麦浪中。
吴儿惯浮浪,早已逐飘蓬。
注释
小艇:小船。孤苇:孤独的芦苇。
垂髫:指儿童。
识:辨识。
二童:两个孩童。
巧:巧妙。
双箬笠:两顶斗笠。
快夺:迅速捕捉。
一帆风:顺风。
去去:渐行渐远。
翩翩:轻盈。
麦浪:麦田的波浪。
吴儿:吴地的孩子。
惯:习惯。
浮浪:水上生活。
逐飘蓬:随波逐流。
翻译
小舟在孤独的芦苇间漂浮,年幼的孩子们已能辨识两个孩童。他们巧妙地操纵着双顶斗笠,迅速捕捉到顺风,加速前行。
歌声渐远在渔歌中,他们在麦浪翻滚的田野上轻盈穿梭。
吴地的孩子们习惯了水上生活,早就如同随波逐流的蓬草般自由自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人袁说友在舟行逆风时,偶遇两个孩童乘坐的小艇。他们巧妙地使用两顶斗笠作为替代帆,凭借智慧和灵活,成功驾驭小艇,迎风破浪。小艇在渔歌与麦浪中轻盈穿梭,显示出孩子们的活泼与技艺。最后,诗人赞赏吴地的孩子们习惯了水上生活,如同随波逐流的蓬草般自由自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儿童的天真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