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出七里泷口望桐庐县赏析

出七里泷口望桐庐县

宋 · 张伯玉
泷口波自平,沧洲分两溪。
辛勤下百粤,乍出天一涯。
近入桐庐市,潮水滥中泜。
不闻湍濑声,沙鸟浩然飞。
物我两俱适,吾亦浩然归。

拼音版原文

lóngkǒupíngcāngzhōufēnliǎng

xīnqínxiàbǎiyuèzhàchūtiān

jìntóngshìcháoshuǐlànzhōngzhī

wéntuānlàishēngshāniǎohàoránfēi

liǎngshìhàoránguī

注释

泷口:指山涧出口处。
沧洲:古代对水边或江湖边的泛称。
百粤:古代南方地区,包括今广东、广西等地。
天一涯:极远的地方,天涯海角之意。
桐庐市:今浙江省桐庐县。
湍濑:水流湍急的小溪。
沙鸟:栖息在沙滩上的鸟。
浩然:形容广大、开阔。

翻译

泷口处,波浪自然平静,这里分出两条河流流入沧洲。
辛勤劳作从百粤之地而来,初次来到这遥远的天际边。
接近桐庐市,潮水泛滥,如同泜水漫溢。
听不到湍急的溪流声,只有沙鸟在广阔天空中自由飞翔。
人与自然都感到舒适,我也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自然之美。开篇“泷口波自平,沧洲分两溪”两句,勾勒出一片宁静的水景,泷口之水波澜不惊,与远处的沧洲相呼应,形成两股清流。紧接着,“辛勤下百粤,乍出天一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追求,通过“辛勤”二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探索自然深处的不懈努力。

随后,“近入桐庐市,潮水滥中泜”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场景。这里的“滥”,形容潮水之盛,大有气势,但并不喧嚣,而是与山谷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

诗人在接下来的“不闻湍濑声,沙鸟浩然飞”中,用对比手法描绘出一片宁静之境。通常湍濑之声应是激流冲刷石岸所发出的声音,但此处却“不闻”,而代之以“沙鸟浩然飞”的景象,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最后,“物我两俱适,吾亦浩然归”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他也就此“浩然”而归,完成了从外部景观到内心世界的转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