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猜耶山访佛使比丘,游室利佛逝遗址,于黄榛中踟蹰终日,归来有诗。偕行者谢大晋嘉,即用谢客登永嘉绿嶂山诗韵,邀其同作
萧寺寻秋草,怀古情未毕。
袛洹留芳轨,瞻谒渐朽质。
颓础复何有,聊欲拨蒙密。
涓涓石上泉,翳翳桑榆日。
表灵资神理,稽览叹周悉。
山僧昭旷姿,黄裳抱元吉。
玄照澈生死,高蹈故难匹。
坦道欣同登,了悟庶万一。
缅想幽人踪,才调不世出。
词语解释
表灵的意思:显灵。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藴真谁为传。”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清 汉 表灵,曾 沙 膺庆。”...
不世的意思:◎ 不世 bùshì[outstanding] 非凡,罕有...
才调的意思:◎ 才调 cáidiào[talent] 才气徐陵大奇之,谓人曰:“才调极高,此神童也。”——《隋书·许善心传》...
禅室的意思:犹禅房。佛徒习静之所。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傍危峯,立禪室。” 唐 王勃 《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禪室安閒。” 明 李贽 《答刘晋川书》:“ 吴中丞 虽好意,弟谓不如分我俸资,使我盖得一所禪室於 武昌城 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放生池》:“ 范 尝梦到一院,旁有禪室。”...
高蹈的意思:◎ 高蹈 gāodǎo(1) [travel to a far place]∶远游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左传·哀公二十一年》(2) [be a hermit]∶过隐居的生活嘉遯龙盘,玩世高蹈。——晋· 张协《七命》...
高蹈的意思:◎ 高蹈 gāodǎo(1) [travel to a far place]∶远游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左传·哀公二十一年》(2) [be a hermit]∶过隐居的生活嘉遯龙盘,玩世高蹈。——晋· 张协《七命》...
海峤的意思:海边山岭。 唐 张九龄 《送使广州》诗:“家在 湘 源住,君今海嶠行。” 宋 文天祥 《战场》诗:“三年海嶠拥貔貅,一日蹉跎白尽头。” 明 何景明 《明月篇》:“ 长安 月,离离出海嶠。” 朱祖谋 《望江南》词:“不信明珠生海嶠, 江 南哀怨总难平。”...
何有的意思:(1).有什么。《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郑玄 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 崐山 何有?有瑶有珉。”(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復何有?”(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
怀古的意思:[释义](动)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做有关古迹的诗题)。 [构成]动宾式:怀|古...
黄裳的意思: 拼音:huáng shang简介黄裳是黄色裙服,有一种蝴蝶叫黄裳金凤蝶。在中国多用于人名,譬如:宋神宗年间状元,金庸伪托其创九阴真经;南宋著名政治家、哲学家、科学家;字符吉的江西丰城人,清末道教内丹学家;笔名黄裳的容鼎昌,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南宋制图学家,绘成《苏州石刻天文图》和《苏州石刻地理图》两幅图,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土家族出生的当代女版画家等。...
稽览的意思:查看,查阅。 唐 权德舆 《司农少卿李公墓志铭》序:“公稽览故志,通练程品,尝献军国便宜五章。”...
涓涓的意思:[释义](形)细水慢流的样子。 [构成]叠音式 [例句]涓涓溪水向东流去。(作定语)...
了悟的意思:◎ 了悟 liǎowù[comprehend;understand;wake up to;realize] 大彻大悟;醒悟我们了悟到真正的艺术何以叫人百看不厌的道理...
留芳的意思:留下芳香。亦指留下好名声。 宋 欧阳修 《答钱寺丞忆伊川》诗:“惟有嵓桂花,留芳待归客。” 明 危素 《挽达兼善》诗:“要知汗竹留芳日,只在孤舟浅水时。”《花月痕》第四四回:“留芳眉史,歌蒿借孔雀之词;证果情天,文梓起鸳鸯之塚。”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五幕第二场:“如今富贵荣华在你的眼前,死也在你的眼前;留芳百世也在你,遗臭万年也在你,你要仔细的想想。”...
蒙密的意思:茂密;茂密的草木。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遵渚攀蒙密,随山上嶇嶔。” 北周 庾信 《小园赋》:“拨蒙密兮见牕,行欹斜兮得路。”《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七年》:“草木蒙密,地气鬱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申氏》:“见垣下禾黍蒙密。”...
缅想的意思:◎ 缅想 miǎnxiǎng见“缅怀”...
栖禅的意思:亦作“栖禪”。犹坐禅。《魏书·释老志》:“昔如来阐教,多依山林,今此僧徒,恋著城邑。岂湫隘是经行所宜,浮諠必栖禪之宅,当由利引其心,莫能自止。” 唐 黄滔 《壶公山》诗:“井通鰌吐脉,僧隔虎栖禪。”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中:“ 莆田 赵仲白 读公诗集,有诗云:‘ 茶山 八十二癯仙,千首新诗手自编。吟到瘴烟因避寇,贵登从橐只栖禪。’”...
人踪的意思:人的踪迹。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唐 崔琪 《击柝赋》:“严城暮兮絶人踪,君门深兮开九重。”...
桑榆的意思:◎ 桑榆 sāngyú(1) [sunset] 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2) [old age] 比喻晚年桑榆晚景...
山僧的意思:(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神理的意思:(1).犹神道。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 李善 注:“《周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李善 注:“神理,犹神道也。” 宋 范成大 《读<甘露遗事>》诗:“神理人情本不同,絶怜鼠辈倖元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吾术岂可用来伤物命以充口腹乎?不唯神理不容也,如此小用不得。”(2).精神理致;旨意理路。《世说新语·言语》“ 晋...
生死的意思:...
世出的意思:(1).应时出现。《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才为世出,世亦须才。” 李周翰 注:“贤才为乱世而生。”《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 吕延济 注:“世出,谓应时而出也。” 清 吴伟业 《观王石谷山水图歌》:“羡君人材为世出,盛年絶艺须难得。”(2).不时出现。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唐 之治,在於 贞观 ; 开元 之际,而女祸世出; 天宝 以还,纲纪微矣。”(3).指家世和生平。 宋 曾巩 《寿安县钱氏墓志铭》:“ 凝之 年七十有七,哭其妻之丧,自为...
万一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名)万分之一;表示极小的一部分。 (2) (名)指可能性极小的不利情况。多带几件衣服;以防万一。(作宾语) (3) (连)如果(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一般指不希望出现的事)。万一下雨也不要紧;我带着伞呢。 (4) (副)表示发生的可能性极小。万一发生。(作状语) [构成]偏正式:万(一...
萧寺的意思: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唐 李贺 《马》诗之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 竺国 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可正是人值残春 蒲郡 东,门掩重关萧寺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 招远 张于旦 ,性疎狂不覊,读书萧寺。”...
朽质的意思:衰朽拙劣的资质。多作谦词。《古尊宿语录》卷一:“吾之朽质,当於来月归兹地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陞迁·贺道台午节》:“某朽质难雕,葵心久向。”...
玄照的意思:谓微妙地鉴照(事理)。 晋 孙绰 《喻道论》:“谓至德穷於 尧 舜 ,微言尽乎《老》《易》,焉復覩夫方外之妙趣,寰中之玄照乎?”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夫圣神玄照,而无思营之识者,由心与物絶,唯神而已。”...
寻秋的意思:游赏秋景。《红楼梦》第七八回:“ 贾政 正与众幕友们谈论寻秋之胜。” 凌景坚 《呈沉颍若师》诗:“画桨寻秋灯上后,珠帘卷雨燕飞回。”...
翳翳的意思:◎ 翳翳 yìyì(1) [dark]∶昏暗的样子;暗淡景翳翳以将入。——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 [veiled]∶隐约;晦暗不明;不明显的样子紫芝翳翳,白石苍苍。——《西游记》...
翳桑的意思:古地名。 春秋 晋 灵辄 饿于 翳桑 , 赵盾 见而赐以饮食。后 辄 为 晋灵公 甲士。会 灵公 欲杀 盾 , 辄 倒戈相卫, 盾 乃得免。事见《左传·宣公二年》。按,翳桑, 杜预 注云,“桑之多荫翳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左传中》云,“ 翳桑 当是地名”。今从 王 说。后以“翳桑”为饿馁绝粮的典故。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家有 长卿 壁立之贫,腹怀 翳桑 絶粮之馁。” 宋 虞俦 《十二月二十六日早起雪已三寸许》诗:“宿麦连云虽入望,路傍犹有翳桑人。”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翳...
幽人的意思:(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元吉的意思:大吉;洪福。《易·坤》:“黄裳元吉。” 孔颖达 疏:“元,大也。以其德能如此,故得大吉也。”《文选·张衡<东京赋>》:“神歆馨而顾德,祚灵主以元吉。” 薛综 注:“元,大也;吉,福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砂砾所伤,惨於矛戟;讽刺之祸,速乎风尘;深宜防虑,以保元吉。”...
瞻谒的意思:犹朝见;谒见。《宋史·乐志十》:“瞻謁尽恭,飞英率土。”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辛卯正月二十七日》:“﹝ 英 使﹞自云:‘进见朝服在后,尚未赶到,便服不能瞻謁。’”...
昭旷的意思:犹言开朗豁达。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 秦 信左右而亡, 周 用乌集而王,何则?以其能越拘挛之语,驰域外之义,独观於昭旷之道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富春渚》诗:“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 清 魏源 《青浪滩夜雨》诗:“得失亦乘除,平生秉昭旷。”...
周悉的意思:周到详尽。《北齐书·昭帝纪》:“诚如卿言。朕初临万机,虑不周悉,故致尔耳。” 唐 韩愈 《进<顺宗实录>表状》:“监修 李吉甫 授臣以前史官 韦处厚 所撰先帝实録三卷,云未周悉,令臣重修。” 明 袁宏道 《送叶使君还朝序》:“敬君喜谈学,津津经术,或者谓公大儒,将遗略细务,而君综理周悉,如櫛之如髮。” 清 尤侗 《<坚瓠秘集>序》:“凡六经之所不及者,靡不博记而周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