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訾家洲二首(其一)赏析

訾家洲二首(其一)

宋 · 刘克庄
来访唐时事,荒洲暮霭青。
遍生新草棘,难认旧池亭。
毁记欺无主,存祠怕有灵。
今人轻古迹,此地少曾经。

注释

来访:探访。
唐时事:唐朝的历史事件。
荒洲:荒芜的陆地。
暮霭:傍晚的雾气。
遍生:到处生长。
新草棘:新生的荆棘。
旧池亭:古老的池塘和亭台。
毁记:废弃的记忆。
欺无主:无人理会。
存祠:保存的祠堂。
怕有灵:担心有灵性。
今人:现代人。
轻古迹:轻视古迹。
此地:这个地方。
少曾经:很少经历过。

翻译

探访唐朝往事,傍晚时分荒洲笼罩着青色雾气。
处处生长着新生的荆棘,旧时的池塘亭台难以辨认。
废弃的遗迹被遗忘,无人问津,恐怕连神灵也感到害怕。
现代人轻易忽视古迹,这里的历史经历已不多见。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荒凉景象的诗歌,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开篇"来访唐时事,荒洲暮霭青",诗人以"唐时事"为背景,将时间拉回到了繁华一时的唐代,而今时却只剩下荒凉的岛屿和暮色中的苍茫之感。

接着"遍生新草棘,难认旧池亭",则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描写。新的草木丛生,甚至带刺的灌木也不例外,而这些都掩盖了昔日的景象,使得曾经的池塘庭院变得难以辨识。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改变,也反映出历史的痕迹正在被时间逐渐消磨。

"毁记欺无主,存祠怕有灵"一句,表达了对过去记录和遗迹的失望与恐惧。古老的记载已被破坏,没有人去维护它们,而那些存留下来的神坛或祭祀之处,也让人担心是否会招来不祥的灵异。

最后"今人轻古迹, 此地少曾经"则是诗人对当代人轻视历史遗迹的批评。现代的人们对于昔日的荣光和遗址缺乏足够的尊重和关注,这些地方也因此变得鲜为人知。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荒凉之景,抒发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断裂、历史消逝以及人们记忆淡忘的深刻感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