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令(己巳三月依黄侃韵)
忽尔忆芳菲。
恍隔世、何处报春晖。
遐迩事多违。
宵深劳笔墨,忏前非。
绽红小院有蔷薇。
痴吟里,正自减腰围。
词语解释
报春的意思:报告春天的到来。 唐 杜甫 《百舌》诗:“百舌来何处?重重祗报春。” 宋 陈师道 《谢王立之送花》诗:“城南居士风流在,时送名花与报春。” 陶斯亮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五:“它仅仅是一朵小小的白花,是女儿向您志哀和报春的一朵小小的白花。”...
笔墨的意思:[释义](名)指文字或文章。 [构成]并列式:笔+墨 [例句]笔墨未干。(作主语)笔墨官司。(作定语)...
春晖的意思:[释义](名)〈书〉春天的太阳,比喻父母的恩惠。 [构成]偏正式:春(晖 [例句]报得三春晖。(作宾语)...
多违的意思:(1).多违背,多背谬。《左传·襄公八年》:“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接皇 汉 之末绪,值王涂之多违。” 刘盼遂 等注:“违:背谬,不正。” 唐 李商隐 《春雨》诗:“悵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2).谓久别。 唐 王勃 《送卢主簿》诗:“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芳菲的意思:[释义](1) (名)〈书〉花草的芳香。 (2) (名)〈书〉花草。联绵式。...
浮山的意思:(1).山名。即 包山 、 狮子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南。本屹立 钱塘江 心, 宋 元 以来随着泥沙沉积,遂与北岸大陆连接。《宋史·苏轼传》:“ 浮山 峙于江中,与 渔浦 诸山犬牙相错。”(2).山名。即今 广东省 饶平县 西北 浮山 。 南宋 末与 元 兵交战于此。(3).山名。在今 陕西省 临潼县 南。《山海经·西山经》:“又西百二十里曰 浮山 ,多盼木,枳叶而无伤,木虫居之。” 郝懿行 笺疏:“《水经·渭水注》有 胏浮山 与 丽山 连麓而在南。盖此是也。”(4).指海市蜃楼。 清 ...
隔世的意思:◎ 隔世 géshì[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不处在同一个时代,形容生疏恍如隔世...
隔世的意思:◎ 隔世 géshì[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不处在同一个时代,形容生疏恍如隔世...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忽尔的意思:(1).忽然;突然。 三国 魏 郭遐叔 《赠嵇康》诗之一:“欢接无厌,如川赴谷。如何忽尔,将适他俗。” 唐 刘禹锡 《早夏郡中书事》诗:“高帘覆朱阁,忽尔闻调笙。”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杭州野翁》:“见翁嫗二人对饮于野中,其翁忽尔乘云而上。”(2).假使;倘或。《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吾死之后,愿弟得存。忽尔天地开通,为父讐寃杀楚。”《敦煌变文集·孟姜女变文》:“黄天忽尔逆人情,贱妾同向 长城 死。” 蒋礼鸿 通释:“忽尔,假使,倘或。”...
蔷薇的意思:◎ 蔷薇 qiángwēi(1) [rose](2) 蔷薇科。落叶灌木。蔷薇属( Rosa )的一种植物,形体直立、攀援或蔓生,植物茎通常有皮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3) 这种植物的花。有单瓣、复瓣之别,色有红、粉红、白、黄等多种,很美丽,初夏开放...
山寺的意思:山中寺院。 北周 庾信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唐 韦应物 《游灵岩寺》诗:“始入松路永,独忻山寺幽。” 元 何中 《南居寺》诗:“峰峰看不足,山寺已鸣鐘。”...
遐迩的意思:◎ 遐迩 xiá’ěr[far and near] 远近...
小院的意思:小庭院;小院落。 宋 程垓 《芭蕉雨》词:“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三:“这时 二秃子 和 长青 老伴已走进了小院。”...
腰围的意思:◎ 腰围 yāowéi(1) [round the middle]∶腰部一周的长度进规定的饮食以减少腰围(2) [wide crafts]∶腰带...
正自的意思:(1).正是;恰好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与 何次道 语,唯举手指地曰:‘正自尔馨。’”(2).正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西游记》第五九回:“师徒们正自胡谈乱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我见姪少爷没有甚么推託,正自欢喜,谁知为了婶婶的事,又要回去,这是我的苦命。”(3).只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写水著地,正自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