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吟(其二)
唯凭方寸灵,独夜万里寻。
方寻魂飘飖,南梦山岖嵚。
髣髴惊魍魉,悉窣闻枫林。
正直被放者,鬼魅无所侵。
贤人多安排,俗士多虚钦。
孤怀吐明月,众毁铄黄金。
愿君保玄曜,壮志无自沉。
注释
羽翼:比喻力量或能力。相追:追逐梦想。
方寸灵:内心智慧。
万里:形容遥远的距离。
魍魉:古代传说中的鬼怪。
安排:预先做好准备。
虚钦:表面羡慕,实际空洞。
孤怀:孤独的心境。
众毁:众多的诽谤。
玄曜:指内心深处的光明。
翻译
翅膀无法自主飞翔,力量不足以追逐梦想。只依赖内心的智慧,独自在黑夜中寻找远方。
寻找的灵魂飘忽不定,南国之梦山路崎岖。
仿佛惊动了鬼怪,听到风吹过枫树林的声音。
正直之人不受邪魔侵扰,贤德之人有周全的防备。
而俗人大多空有羡慕,孤独的心灵如明月般明亮。
众多诽谤能熔化黄金,愿你守护内心光明。
保持你的远大志向,不要让它因他人之言而消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连州吟(其二)》。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羽翼不自有,相追力难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力量有限、无法长久支撑外界压力的无奈感受。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没有羽翼的鸟类,强调了内在精神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不平等斗争。
“唯凭方寸灵,独夜万里寻。” 这里的“方寸灵”指的是诗人内心的智慧和灵性,是他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在漫长而孤独的夜晚中,他用这份智慧去探索远方,寻找生命的意义。
“方寻魂飘飖,南梦山岖嵚。”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精神家园的追求。他的灵魂在飘渺之间寻觅,最终落脚于南方的山岭之中,可能是指向心灵深处的归宿。
“髣髴惊魍魉,悉窣闻枫林。”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外界诸多恐惧和迷惑时的心境。这里,“魍魉”指的是鬼怪之类,而“悉窣”则是一种动物的叫声,这里可能暗喻着夜间的寂静与恐怖。
“正直被放者,鬼魅无所侵。” 在这两句中,诗人强调了正直不阿的品格是抵御外界诱惑和邪恶力量的最好防护。这里,“被放”可能指的是道德上的自我约束。
“贤人多安排,俗士多虚钦。” 这两句区分了不同的人生态度。贤者会有深远的规划,而那些庸俗之人则往往沉迷于表面的浮华。
“孤怀吐明月,众毁铄黄金。” “孤怀”指的是诗人的独立思考与情感,而“吐明月”则可能是对理想或精神追求的比喻。相对于那些批评者所追逐的世俗财富(黄金),诗人更倾向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后,“愿君保玄曜,壮志无自沉。” 这两句是对朋友或者读者的劝勉。诗人希望对方能够保持那份高远而明亮的心灵,不要让自己在世俗的波涛中失去方向和勇气。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孟郊对于内心世界与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个人精神力量和道德自持的高度评价。通过这些深奥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