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窝授竹影题用徐天池香烟韵七首(其三)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心通无地更询他,隔院风生乍染魔。
垂手舞因轻带鸟,扶头醉且厌堆螺。
微凉羽扇频摇曳,半睡仙裾自沓拖。
安得千寻看月落,凭将澹远问东坡。
垂手舞因轻带鸟,扶头醉且厌堆螺。
微凉羽扇频摇曳,半睡仙裾自沓拖。
安得千寻看月落,凭将澹远问东坡。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以"南天窝授竹影题用徐天池香烟韵七首(其三)"为题。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
首句“心通无地更询他”表达出诗人心境的通达,无需外求,已与自然相通。接下来的“隔院风生乍染魔”暗示了微风穿过院落,带来一种微妙的扰动,仿佛诱惑着诗人的感官。
“垂手舞因轻带鸟”描绘的是诗人随手的动作仿佛带动了鸟儿的飞翔,形象生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扶头醉且厌堆螺”则写诗人微醺的状态,对繁琐世事感到厌倦,更向往简单的生活。
“微凉羽扇频摇曳,半睡仙裾自沓拖”通过扇子的轻轻摇曳和仙裙的拖曳,传达出诗人闲适慵懒的神态,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安得千寻看月落”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希望能登高望远,欣赏月落的壮观景象。
最后两句“凭将澹远问东坡”,诗人借苏东坡的名义,向远方的智者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流露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深深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哲理的独特感悟,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