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叔通来字诗字韵二首(其二)
宋 · 刘学箕
谁念溪翁我念之,折腰为米见诸诗。
春秧夏穟苦萦抱,不似东坡更似谁。
春秧夏穟苦萦抱,不似东坡更似谁。
注释
溪翁:溪边的隐士。折腰:弯腰劳作,这里指种田。
诸诗:各种诗歌。
春秧夏穟:春季插秧夏季稻穗。
萦抱:环绕,缠绕,形容忙碌。
东坡: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翻译
有人怀念溪边的隐士,我也想念他,他在诗中提到为了生计低头种田。春天插秧夏天稻穗繁茂,这辛勤劳作的情景多么令人难忘,不像苏东坡还有谁能比得上他。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对前人文学的怀念之情的诗句。诗中的“溪翁”指的是隐居在山水之间的高士或诗人,而“我念之”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隐者生活状态的深切理解和怀念。
“折腰为米见诸诗”一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为了生计而辛勤劳作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苦乐。这里的“折腰”意指辛勤的劳动,“为米”则是谋生的意义。
接下来的“春秧夏穟苦萦抱”进一步深化了对田园生活艰辛的描绘。“春秧夏穟”形容农作物成长的季节变化,而“苦萦抱”则表达了在这个过程中所承受的艰难与不易。
最后,“不似东坡更似谁”一句,通过对比著名诗人苏轼(东坡)的风格,诗人自谦自己的作品虽不及苏轼,却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怀和风貌。这既是诗人的谦逊,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前人文学的尊崇与学习之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以及对文学传承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