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程南仲韵(其三)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兴来呼酒乏瓷卮,自笑醄醄作么为。
细诵坡仙前后赋,更歌元亮去来辞。
一心湛彻长如水,两鬓髼松半欲丝。
毕竟不消惆怅得,苍松独傲岁寒时。
细诵坡仙前后赋,更歌元亮去来辞。
一心湛彻长如水,两鬓髼松半欲丝。
毕竟不消惆怅得,苍松独傲岁寒时。
注释
兴来:兴致来临。呼酒:喊酒。
乏:缺少。
瓷卮:酒杯。
自笑:自我嘲笑。
醄醄:醉态。
么为:做什么。
坡仙:苏轼,号东坡居士。
前后赋:指苏轼的诗词。
元亮:陶渊明,字元亮。
去来辞: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一心:内心。
湛彻:清澈。
长如水:长久如水般平静。
两鬓:两鬓边。
髼松:蓬松。
半欲丝:接近白发。
毕竟:终究。
惆怅:伤感。
苍松:青松。
独傲:独自傲立。
岁寒时:寒冬时节。
翻译
兴致来了就喊酒却杯中无多,自己傻笑着不知所措。细细品味苏东坡前后的诗篇,再唱起陶渊明的归隐之词。
心中一片清澈如水,两鬓已显斑白接近银丝。
终究不必太过伤感,就像那苍松在寒冬中独自傲立。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词人在自我抒怀中流露出的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独处的快乐。诗人以"兴来呼酒乏瓷卮,自笑醄醄作么为"开始,表现了他对酒的喜爱和自得其乐的心境。这里的“兴”指的是诗人的情感高涨,而“乏瓷卮”则是形容酒杯空了,但依然保持着对酒的渴望和期待。“醄醄”是一种满足而轻松的笑声,表达了一种自在自得、不为外物所扰的心境。
接着“细诵坡仙前后赋,更歌元亮去来辞”,诗人通过吟诵古代文学巨匠苏轼(东坡)和白居易的作品,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的“细诵”意味着仔细地、慢慢地咏味这些经典作品,“更歌”则表明诗人在吟诵中不断地寻找新的灵感和乐趣。
第三句“一心湛彻长如水,两鬓髼松半欲丝”,形容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一心”指的是专注而纯净的心志,“湛彻”则是形容这种心态像清澈的水一样透明无瑕。“两鬓髼松半欲丝”则描绘了诗人年岁渐长,头发也随之斑白,但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毕竟不消惆怅得,苍松独傲岁寒时”,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受世俗困扰的情怀。这里“毕竟”意味着最终的结果,而“不消惆怅得”则是说这种心境是不受任何忧虑和烦恼所影响的。“苍松独傲岁寒时”形容了诗人像那些在严冬中依然郁郁葱葱、傲立雪中的老松一样,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尊贵。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宁静而深远的,他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吟诵与欣赏,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并在这种过程中找到精神上的寄托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