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景子昭江村舍寄怀某中丞之作(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一辞澧浦无知己,三载漓江只忆君。
飞鞚有谁追国士,拂衣多日别将军。
蛮奴尚使庭闱隔,渔父频将剑佩分。
羡尔南楼方啸咏,相思难寄楚天云。
飞鞚有谁追国士,拂衣多日别将军。
蛮奴尚使庭闱隔,渔父频将剑佩分。
羡尔南楼方啸咏,相思难寄楚天云。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代景子昭江村舍寄怀某中丞之作(其一)》。诗中以第一人称叙述者口吻,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敬仰之情。
首联“一辞澧浦无知己,三载漓江只忆君”,开篇即点明了与友人的离别之痛,以及长时间以来对友人的深深怀念。澧浦和漓江,都是江南水乡的代表,诗人通过两地的变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友人的思念。
颔联“飞鞚有谁追国士,拂衣多日别将军”,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飞鞚”意为策马疾驰,这里比喻友人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无人能及;“拂衣”则暗示了友人高洁的品性,与世俗的纷扰保持距离。这两句既是对友人才能的赞美,也是对其人格的钦佩。
颈联“蛮奴尚使庭闱隔,渔父频将剑佩分”,通过对比蛮奴与渔父,强调了友人与自己之间精神层面的相通。蛮奴象征着世俗的束缚,而渔父则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象征。友人如同渔父,能够摆脱世俗的羁绊,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尾联“羡尔南楼方啸咏,相思难寄楚天云”,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羡慕,以及因无法直接表达思念之情而感到的无奈。南楼啸咏,暗含了友人在自然中自由吟唱的情景,与诗人遥不可及的思念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由衷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