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盛太博寄赠阁长宿斋太乙宫之什
宋 · 杨亿
汉武亲祈太乙坛,国朝特祭领祠官。
羽旗摇曳晨曦上,素瑟凄清夜漏寒。
驾鹤浮丘应暂下,偷桃方朔合留残。
斋居数宿遍蔬食,定忆中厨政事餐。
羽旗摇曳晨曦上,素瑟凄清夜漏寒。
驾鹤浮丘应暂下,偷桃方朔合留残。
斋居数宿遍蔬食,定忆中厨政事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太乙坛:古代道教祭祀天地神灵的场所。国朝:指当时的朝廷。
祠官:负责祭祀的官员。
羽旗:装饰有羽毛的旗帜。
夜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代表时间流逝。
驾鹤:道教传说中仙人出行的方式。
浮丘:道教中的仙人名。
偷桃:东方朔偷王母娘娘的蟠桃的神话故事。
斋居:僧道或祭祀前的斋戒生活。
蔬食:素食,指简朴的饮食。
中厨:宫廷厨房。
政事餐:指宫廷中的正式宴席。
翻译
汉武帝亲自在太乙坛祈祷,朝廷特别祭祀,他担任祠官主持。清晨,羽旗随风飘动,拂过朝霞;夜晚,寂静的素瑟声中透出寒冷的漏壶声。
仙人驾鹤暂时从浮丘降临,像东方朔偷桃的故事,应该留下一些痕迹。
他在斋戒期间,连续几晚只吃蔬菜,必定会怀念宫中的精美膳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太乙宫中进行斋戒的景象。"汉武亲祈太乙坛,国朝特祭领祠官"表明了太乙宫的重要性,以及这次斋戒活动的正式与庄重。
"羽旗摇曳晨曦上,素瑟凄清夜漏寒"中,羽旗在早晨阳光下飘扬,给人以威严与肃穆之感。素瑟则描绘了夜晚清冷的声音和时间的流逝,这两句通过对比昼夜,展现了斋戒期间的气氛和官员的心境。
"驾鹤浮丘应暂下,偷桃方朔合留残"中的驾鹤,则是仙人乘鹤升天的意象,官员仿佛有超凡脱俗之感。但接着又提到“偷桃”,这里可能指的是神话中王母娘娘的仙桃,这里表达了官员虽身处斋戒但心思仍与尘世相连。
"斋居数宿遍蔬食,定忆中厨政事餐"则直接描绘了官员在斋宫中的生活,他吃的是素食,心中却仍旧牵挂着朝廷的政务。这两句透露出官员虽身体远离,但精神仍然紧密联系着国家大事。
整首诗通过对斋戒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官员在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心境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