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昭亭别施度支赏析

昭亭别施度支

宋 · 梅尧臣
昭亭送客地,来往四十年。
常视松端日,每稽潭上船。
风移虎旗脚,寒入牛童肩。
待访名山去,相期庐阜前。

拼音版原文

zhāotíngsòngláiwǎngshínián

chángshìsōngduānměitánshàngchuán

fēngjiǎohánniútóngjiān

dài访fǎngmíngshānxiāngqián

注释

昭亭:送别之地。
客:客人。
四十年:四十年时间。
常:常常。
松端:松树顶端。
稽:等待。
潭上船:潭边的船。
风移:风吹动。
虎旗:像虎旗般的旗帜。
脚:旗脚。
寒入:寒气侵入。
牛童:牧童。
待访:期待探访。
名山:著名的山。
去:离开。
相期:约定。
庐阜前:庐阜山前。

翻译

在昭亭这个地方送别过多少次客人,已经有四十年了。
我常常在这里的松树下看日出,每次都会在潭边的船上等待朋友。
风吹动着旗帜,仿佛老虎在移动,寒气侵入了牧童的肩膀。
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去探访名山,我们约定在庐阜山前再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昭亭别施度支》,描绘了昭亭送别友人施度支的场景。诗人以四十年的长久时光为背景,表达了对昭亭这个地方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他常常在松树下凝视,目送友人乘坐潭上的船只离去,展现了送别的凄凉与期待。

"风移虎旗脚"一句,通过微风吹动的虎旗,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离别的氛围。"寒入牛童肩"则描绘了天气的寒冷,连牛童都感到肩头的寒意,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

最后两句"待访名山去,相期庐阜前"表达了诗人自己也有意追寻名山隐逸的生活,希望未来能在庐阜这样的山水之间再次与友人相遇,流露出对友情的珍重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富有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