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四)
宋 · 王迈
凿空谈荒唐,我正不为此。
故知又故为,颇悟前生是。
凭谁照前因,斯言特戏耳。
既是无今古,如何分彼己。
须弥一点尘,万劫一弹指。
无失亦无忧,无得亦无喜。
故知又故为,颇悟前生是。
凭谁照前因,斯言特戏耳。
既是无今古,如何分彼己。
须弥一点尘,万劫一弹指。
无失亦无忧,无得亦无喜。
注释
凿空:脱离实际,空谈。谈荒唐:谈论不切实际的事情。
为此:认同这种行为。
故知:故意表现出知道。
故为:故作姿态。
颇悟:有些领悟。
前生:前世。
照:揭示。
前因:过去的原因。
斯言:这些话。
特戏耳:只是开玩笑。
无今古:不分古今。
如何:怎么。
彼己:你我。
须弥:古代印度神话中的大山,象征极大。
一点尘:极小的事物。
万劫:无数劫难。
一弹指:佛教中表示极短的时间。
无失:没有失去。
无忧:没有忧虑。
无得:没有得到。
无喜:没有欢喜。
翻译
空谈虚妄之事,我并不认同。故意做出故作姿态,似乎明白前世之事。
谁能揭示过去的原因?这些话不过是玩笑罢了。
既然没有古今之别,怎么区分你我呢。
须弥山一样大的世界,在一弹指间历经无数劫难。
既无失去也无得到,既无欢喜也无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的作品,题目为《辛未中元记梦》。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的看法和哲理。
"凿空谈荒唐,我正不为此。" 这两句开篇直接点出诗人对虚无缥缈之谈的态度,不愿意参与那些无谓的争论。
"故知又故为,颇悟前生是。" 诗人表达了对于过去的认识和领悟,或许是在探讨宿命与今生的关系。
"凭谁照前因,斯言特戏耳。"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待世事的态度,似乎在寻找着解开宿缘的钥匙,但这只是闲聊之语。
"既是无今古,如何分彼己。"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以及个体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须弥一点尘,万劫一弹指。" 这两句则充满了禅宗的气息,通过极端的比喻来说明时间和空间的无常与渺小。
"无失亦无忧,无得亦无喜。" 最后这两句,诗人达到了超脱世俗情感的境界,体现出一种平和、淡然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和禅理悟性,是一首融合了儒释道思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