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晚泊
过桥逢野老,倚杖候柴门。
驯犬熟迎客,归鸦远认村。
茅檐投晚泊,烟雾敛初昏。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虞谦的《田家晚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质朴的乡村傍晚景象。首句“风磴翻危叶”写秋风轻拂,山路上的树叶在风中翻飞,显出季节的变换和旅途的艰辛。次句“霜槐出断根”则描绘了霜降后槐树露出断裂的根部,暗示着岁月的沧桑。
“过桥逢野老,倚杖候柴门”两句,通过遇见一位倚杖的老者,形象地展现出农耕社会的生活气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老者耐心等待,可能是在迎接诗人,也可能是家中有人在期盼他的归来。
“驯犬熟迎客,归鸦远认村”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细节,家犬识得来客,归巢的乌鸦也能辨识村庄的方向,这些都体现出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乡土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茅檐投晚泊,烟雾敛初昏”,诗人选择在简陋的茅檐下停泊,傍晚的烟雾渐渐消散,天色渐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静谧的欣赏。
整体来看,虞谦的《田家晚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真实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词语解释
柴门的意思:◎ 柴门 cháimén[gate made of wood or tree trunk] 用零碎木条木板或树枝做成的门,旧时也比喻贫苦人家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初昏的意思:黄昏。《仪礼·士昏礼》:“期初昏,陈三鼎于寝门外。”《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 唐 孔颖达 疏:“言水昏正者,夜之初昏,水星有正中者。”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二十七日初昏, 巧云 来。”...
断根的意思:◎ 断根 duàngēn(1) [be completely cured;effect a permanent cure]∶从根断绝,指不会再发生他的老年气管炎断根了(2) [have no progeny]∶比喻断了后嗣;断绝子孙断根绝种...
风磴的意思:指山岩上的石级。岩高多风,故称。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诗:“窈窕入风磴,长萝纷卷舒。” 仇兆鳌 注:“风磴,石梯凌风。” 元 揭祐民 《送人上京》诗:“冥冥落花啼鸟静,窅窅风磴寒泉鸣。” 明 陈子龙 《陟桐岩岭》诗:“千盘上风磴,百折启云关。”...
过桥的意思:迷信风俗,“做七”时的一种仪式。 欧阳山 《三家巷》十七:“ 区细 和 区卓 捧着 区桃 的灵牌,到门口外面去‘过桥’。桥是竹枝扎成的,上面糊着金色的纸和银色的纸,一共有两座,一座叫金桥,一座叫银桥。正位师姑宣读了手卷,吹鼓手奏起‘三皈依’的乐章来,师姑们齐声念唱。每唱一节,正位师姑用手卷在桥上一指,灵牌就往上挪动一级。到了桥顶,又往下降;过了金桥,又过银桥, 周炳 一直看到过完了桥,才告辞回家。”...
茅檐的意思:◎ 茅檐 máoyán[thatched cottage] 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投晚的意思:向暮,傍晚。《南史·文学传·何思澄》:“每宿昔作名一束,晓便命驾,朝贤无不悉狎,狎处即命食……投晚还家,所齎名必尽。” 宋 袁去华 《诉衷情·中秋微雨入夜开霁》词:“晓来犹自雨冥冥,投晚却能晴。”...
危叶的意思:将落的枯叶。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五:“危叶畏风,惊禽易落。” 唐 雍陶 《长安客感》诗:“客泪如危叶,长悬零落心。”...
烟雾的意思:◎ 烟雾 yānwù[smoke;mist;vapour;smog] 烟、雾、云、气的泛称山谷里烟雾缭绕残生竟抱烟霞癖。——倪瓒《次韵郯九成见寄》...
野老的意思:◎ 野老 yělǎo[farmer;ordinary people in the country] 村野的老百姓,农夫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传》...
倚杖的意思:(1).依赖。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倚杖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晋书·赵胤传》:“ 南顿王 宗 反, 胤 杀 宗 ,於是 王导 、 庾亮 并倚杖之。” 清 薛福成 《书益阳胡文忠公与辽阳官文恭公交欢事》:“今用事者,胸无成见,依人而行,况以使相而握兵符,又隶旗籍,为朝廷所倚杖,每有大事,可借其言以得所请。”(2).拄着手杖。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鷄豚。” 唐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唐 杜甫 《春归》诗:“倚...
迎客的意思:(1).迎接客人。《礼记·曲礼上》:“客至於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 唐 岑参 《汉川山行呈成少尹》诗:“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2).犹言迎击敌人。《孙子·行军》:“欲战者,无附於水而迎客。” 杜牧 注:“言我欲用战,不可近水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