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清明东郊(其二)赏析

清明东郊(其二)

清 · 敦敏
青帘遥隔岸,野肆绿杨堤。
把酒问渔艇,临风试马蹄。
孤篷春水阔,古寺夕阳低。
薄暮未归去,人家烟树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东郊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联“青帘遥隔岸,野肆绿杨堤”,以“青帘”和“野肆”为引子,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乡村景象。青帘是酒旗的象征,遥隔岸边,暗示了诗人与酒肆的距离,同时也营造了一种悠远的意境。而“野肆绿杨堤”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生机,绿杨垂柳点缀在堤岸之上,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颔联“把酒问渔艇,临风试马蹄”,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互动。他手持酒杯,向远处的渔艇发问,似乎在寻求生活的哲理或心灵的慰藉;同时,他又在微风中轻试马蹄,或许是在享受骑行的乐趣,或是对自由的向往。这两句通过动作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品味。

颈联“孤篷春水阔,古寺夕阳低”,将视角转向远方,描绘了一幅辽阔而静谧的画面。孤篷漂浮在宽阔的春水上,与远处的古寺相对,夕阳低垂,余晖洒在大地上,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流逝感和历史的厚重感。这不仅是一幅风景画,更蕴含着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尾联“薄暮未归去,人家烟树迷”,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在黄昏时分,诗人仍未返回,被周围的景色所吸引,仿佛迷失在了烟树之中。这一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深深依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明时节东郊的美丽风光,以及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