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江村冬日清景赏析

江村冬日清景

元末明初 · 朱希晦
屋外梅花的皪,篱边涧水潺湲。
竟夕诗翁睡著,不知雪满前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江村的一幅宁静画面。首句“屋外梅花的皪”以梅花的绽放作为冬日的点缀,暗示着虽是严冬,但自然界的生机并未完全消逝。接着,“篱边涧水潺湲”则通过流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声音来反衬环境的寂静。

“竟夕诗翁睡著”一句,将读者的目光从自然景观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诗翁”不仅指诗人自己,也泛指所有热爱诗歌与自然的人们。他们或许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甚至进入了梦乡。这既是对诗人精神状态的描绘,也是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不知雪满前山”,以雪的覆盖作为背景,进一步强化了冬日的寒冷与静谧。然而,这种覆盖并非让人感到压抑,反而增添了一种诗意的美感。它提醒着读者,尽管外界环境可能严酷,但自然之美依然存在,值得我们去发现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冬日江村的清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词语解释

潺湲的意思:◎ 潺湲 chányuán[flow slowly] 水慢慢流动的样子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的皪的意思:光亮、鲜明貌。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明月珠子,的皪江靡。” 晋 左思 《魏都赋》:“丹藕凌波而的皪,緑芰泛涛而浸潭。” 宋 范成大 《雨后田舍书事》诗:“熟透晚梅红的皪,展开新籜翠扶疎。” 清 汪懋麟 《元夜禁中观放烟火歌》:“步輦从容出复道,华灯的皪明春宵。”参见“ 的礰 ”。...

涧水的意思:涧水出新安县南白石山,《山海经》曰: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阳,东南注于洛,涧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谷。世谓是山曰广阳山,水曰赤岸水,亦曰石子涧。《地理志》曰:涧水在新安县,东南入洛。是为密矣。东北流历函谷东坂东,谓之八特板。东南入于洛。孔安国曰:涧水出渑池山,今新安县西北有一水,北出渑池界,东南流径新安县,而东南流入于谷水。安国所言当斯水也。然谷水出渑池,下合涧水,得其通称,或亦指之为涧水也。并未之祥耳。今孝水东十里有水,世谓之慈涧,又谓之涧水。按《山海经》则少水也,而非涧水,盖习俗之误耳。又按河南有离山水,...

竟夕的意思:终夜;通宵。《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唐 李群玉 《七月十五夜看月》诗:“竟夕瞻光彩,昂头把白醪。”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小弟有许多心事,要为竟夕之谈,不知可否?”...

梅花的意思:◎ 梅花 méihuā(1) [Japanese apricot;meihua;mei flower]∶梅树的花(2) [wintersweet] 〈方〉∶腊梅(3) [mei flower]∶梅花形的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诗翁的意思:指负有诗名而年事较高者。后亦为对诗人的尊称。 唐 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诗翁憔悴斸荒棘,清玉刻佩联玦环。” 金 元好问 《山邨风雨扇头》诗:“总为诗翁发兴新,直教画笔亦通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花城》1981年第3期:“而她的白发诗翁 李老怪 已经端坐在窑洞门口的小板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