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立之赏析

寄立之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山情粥味两无厌,舒卷惟君道可兼。
横览共悲人落落,高谈犹起我奄奄。
意中龙象神如接,膜外鸡虫事已纤。
但惜自身足康济,策勋空守戒香严。

鉴赏

这首诗《寄立之》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首联“山情粥味两无厌,舒卷惟君道可兼”以“山情粥味”比喻人生的平淡与满足,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简朴而充实的追求。同时,“舒卷”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人生起伏变化,而“惟君道可兼”则强调了在面对这些变化时,唯有坚守正确的道德原则才能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颔联“横览共悲人落落,高谈犹起我奄奄”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前句“横览共悲人落落”描述了诗人对社会上人们孤独、无助状态的同情与悲悯;后句“高谈犹起我奄奄”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仍能保持乐观态度,继续进行高远的思考与讨论。

颈联“意中龙象神如接,膜外鸡虫事已纤”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对外在事物的超脱。前句“意中龙象神如接”意味着在诗人的内心世界里,能够与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境界相连接,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与追求。后句“膜外鸡虫事已纤”则表示诗人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扰,将外在的琐碎小事视为微不足道,展现出其超然物外的境界。

尾联“但惜自身足康济,策勋空守戒香严”总结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前句“但惜自身足康济”表达了诗人珍惜自我,追求身心健康的愿望;后句“策勋空守戒香严”则暗示了诗人坚守道德准则,即使在功名利禄面前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综上所述,《寄立之》不仅展现了陈曾寿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更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与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