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壮年时幽居山谷尘俗罕接惟与泉石草木为侣日徜徉其间醒悦心目而已年老力衰世移事改向之醒心悦目者反足以损灵乱思矣盖所养于中者既异故应于外者自殊是以石失其贞而存其乱木失其美而存其恶泉失其清而存其污草失其劲而存其弱理固然也因成律诗四首以泄胸中之郁抑呈录同志庶知比兴之有在焉(其三)
土壤难分色,蛇虫莫辨形。
空歌今世浊,不照古人醒。
倘有神胶力,无劳别渭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环境被污染的忧虑。首句"污流迷旧井,何处汲清泠",以旧井被污水淹没,象征昔日的纯净不再,暗示社会风气的浑浊。接下来的"土壤难分色,蛇虫莫辨形",进一步强调环境的混乱,连基本的辨别都变得困难。
诗人感叹"空歌今世浊,不照古人醒",表达对当世沉沦的哀叹,认为现今的清醒声音无法像古人那样照亮人心。最后两句"倘有神胶力,无劳别渭泾",表达了对恢复清明的期待,希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澄清浑水,分辨泾渭。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言式地揭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道德沦丧的忧虑。
词语解释
不照的意思:(1).不明了。《东观汉记·明帝纪》:“博观羣书,以助术学,无所不照。”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语助用不字例》:“《卷阿》篇:‘矢诗不多’,传曰:‘不多,多也。’凡若此类,传义已明且晳矣。乃 毛公 亦偶有不照者,如《思齐》篇:‘肆戎疾不殄’,不,语词也。传曰,‘大疾害人者,不絶之而自絶也’,则以‘不’为实字矣。”(2).方言。要不是。 孙芋 《妇女代表》:“唉!不照会写会看了,她哪来的这么大的胆子?”...
分色的意思:◎ 分色 fēnsè(1) [colour separation](2) 印刷彩色印件需有一套印版。照相分色片是用制版照相机通过各色滤色片或用电子分色机制成的,也有用电子刻版机、凹版雕刻机对原稿扫描直接雕刻在印版版面的(3) 为复制彩色画面,需要准备单色画面、凹版或底片的过程...
古人的意思:概述一:是指过去的人,随着时间向后的迁移,只要到人世间来过一趟的人都要成为古人。差别只在于时期或时代不同。二:是指过去的,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名人。如:孔子,老子,李时珍,李白,杜甫,李清照。三:是指古人类,猿人。介于猿人与新人之间的人类。生存于一、二十万年以前,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文化属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期。最早引人注意的是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尼安德特河流域附近洞穴中发现的尼安德特人。所以人类发展的这个阶段又称为尼人阶段。古人的主要体质特征:脑容量很大,男女平均为1,440毫升;但脑的结构...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今世的意思:[释义](1) (名)当代。 (2) (名)今生。 [构成]偏正式:今(世 [例句]我今生今世跟定了你。(作状语)[同音]矜恃、矜式...
旧井的意思:(1).古老之井。《易·井》:“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王弼 注:“久井不见渫治,禽所不嚮。” 唐 梁肃 《过旧园赋》:“识旧井於庭隅,弔重萝於木末。”(2).故里。《宋书·志序》:“人佇鸿雁之歌,士蓄怀本之念,莫不各树邦邑,思復旧井。” 唐 无可 《送李少府之任临邛》诗:“旧井王孙宅,还寻独有期。”...
蛇虫的意思:蛇和蠹。《吕氏春秋·节丧》:“善棺槨,所以避螻蚁蛇虫也。”...
土壤的意思:[释义](名)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能生长植物。 [构成]并列式:土+壤 [例句]东北土壤肥沃。(作主语)...
渭泾的意思:犹 泾 渭 。比喻清浊、高下之分。 清 龚自珍 《题鹭津上人书册》诗:“ 圭峯 慈云 各一偈,台宗贤宗无 渭涇 。”参见“ 涇渭 ”。...
无劳的意思:(1).不要劳累;不用劳烦。《庄子·在宥》:“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仪礼·聘礼》“辩復命如聘” 汉 郑玄 注:“自陈币至於上介,以公赐告无劳。” 贾公彦 疏:“无劳者,劳主君出命,今君薨,不可代君出命,故知无劳也。”(2).犹无须,不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故 河 不出图, 夫子 有嘆,如或可造,无劳喟然。”《北史·贺若弼传》:“ 叔寳 惶惧流汗,股慄再拜。 弼 谓曰:‘……无劳恐惧。’” 唐 杜甫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诗:“预传籍籍新京尹,青史无...
有神的意思:(1).神灵。有,助词。《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 孔 传:“神庶几助我。”《大戴礼记·少间》:“故天子昭有神於天地之间,以示威於天下也。”(2).有神助。喻指奇妙生动,有神韵。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李玲修 《笼鹰志》:“他画着,渐渐艺术感觉唤醒了,手平稳了,下笔有神了。”(3).有精神。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这双大眼睛,瞳人深而有神。仿佛即使是在黑暗之中,它们也能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