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阅卷
明 · 胡应麟
剑佩中天出,旌旂大漠开。
风传青海戍,雾捲白登台。
列阵卢龙动,翻营涿鹿回。
九边销燧色,横吹莫兴哀。
风传青海戍,雾捲白登台。
列阵卢龙动,翻营涿鹿回。
九边销燧色,横吹莫兴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壮观的阅兵场景,气势磅礴,充满了雄浑的军事氛围。首句“剑佩中天出”,以“剑佩”象征军队的庄严与威严,“中天出”则暗示了阅兵仪式的盛大和神圣,仿佛剑佩从天空中降下,预示着力量与秩序的到来。
接着“旌旂大漠开”,“旌旂”代表了军队的旗帜,而“大漠开”则展现了辽阔无垠的背景,将阅兵的场景置于广阔的天地之中,更显其壮观。风传青海戍,雾捲白登台”,通过“风传”和“雾捲”的动态描写,不仅渲染了阅兵时的气氛,也暗示了军队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战斗力。
“列阵卢龙动,翻营涿鹿回”,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军队的行动,卢龙和涿鹿都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地,这里用以象征阅兵队伍的行进路线和战略部署,显示出军队的纪律性和战术素养。
最后,“九边销燧色,横吹莫兴哀”,“九边”指的是古代中国的边防重镇,这里的“销燧色”意味着边境的安宁,不再需要烽火传递警报,象征着国家的和平与稳定。“横吹莫兴哀”则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即使是在庆祝胜利的阅兵场上,也不忘铭记和平的珍贵,避免再次兴起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军队的雄壮气势和国家的强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