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袁太玉八律(其三)
明 · 邓云霄
联翩冠盖盛豪华,里号鸣珂世共誇。
却解虎符辞玉篆,来随渔父泊鸥沙。
游丝牵尽风前絮,逝水流残雨后花。
试问仙踪指天际,十洲三岛是君家。
却解虎符辞玉篆,来随渔父泊鸥沙。
游丝牵尽风前絮,逝水流残雨后花。
试问仙踪指天际,十洲三岛是君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经显赫的官员袁太玉的离世,通过对其生前荣华与身后哀悼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逝者的怀念。首联“联翩冠盖盛豪华,里号鸣珂世共誇”以“联翩冠盖”形容袁太玉生前官职显赫、生活奢华,而“里号鸣珂”则暗示其在乡里的声望和地位,世人皆知并赞誉。这种鲜明的对比,既突出了袁太玉生前的辉煌,也预示了他最终归于平静。
颔联“却解虎符辞玉篆,来随渔父泊鸥沙”描述了袁太玉辞官归隐的情景。虎符和玉篆象征着权力和官职,而“却解”二字表明他放弃了这些身外之物,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与渔父(隐士)相伴,泊于鸥沙之间,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颈联“游丝牵尽风前絮,逝水流残雨后花”运用比喻手法,将袁太玉的生命比作随风飘散的游丝和被雨水冲刷后的花朵,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易逝,同时也暗示了袁太玉如同这些自然景象一样,虽已离去,但其影响和痕迹(如游丝、雨后之花)仍存在于世间。
尾联“试问仙踪指天际,十洲三岛是君家”则表达了对袁太玉灵魂归宿的想象,似乎在询问他的仙踪是否指向遥远的天际,是否在传说中的仙境十洲三岛找到了安息之所。这一句不仅寄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袁太玉生前荣华与身后归隐的描绘,以及对其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