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取道临漳见张移孝明府所练乡勇甚称其名而绿野四浮氓妇欢欣各相得也为之留连停车饮其酒竟夕而行赏析

取道临漳见张移孝明府所练乡勇甚称其名而绿野四浮氓妇欢欣各相得也为之留连停车饮其酒竟夕而行

明 · 郭之奇
小麦芽青大麦黄,郊无荒草带秋霜。
此地桑麻能此日,此日桑麻见此方。
他方糗备从军旅,此方积敛向仓箱。
他方老稚犹沟壑,此方妇子已圃场。
征车晓过临漳下,踌躇再四依田野。
野外沉云静百阡,就中飞羽鸣千马。
心骇目摇问其因,乃是寓兵于农者。
金鼓相传无事时,狝狩可因农隙假。
今日置兵必农侵,古法何缘复见今。
圣朝方求保障绩,频年空作小康吟。
以民保民惟此术,此术能行君意深。
喜君用意饮君酒,昔见君面今见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社会中农业与军事相结合的独特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策的深刻洞察和高度赞扬。通过对比“他方”与“此方”的不同境遇,诗人表达了对张移孝明府推行的“寓兵于农”政策的肯定。

首句“小麦芽青大麦黄”,描绘了秋季丰收的景象,预示着土地的肥沃与农民的辛勤劳动。接着,“郊无荒草带秋霜”则强调了土地的充分利用,没有一片荒芜之地,体现了农事的繁忙与有序。

“此地桑麻能此日,此日桑麻见此方。”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此方”(即张移孝明府管辖地区)在农业发展上的成就,与“他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此方”在农业与军事结合方面的成功实践。

“他方糗备从军旅,此方积敛向仓箱。”通过对比“他方”军队所需物资的准备与“此方”粮食的积累,展现了“此方”通过“寓兵于农”政策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储备。

“他方老稚犹沟壑,此方妇子已圃场。”这一对比更加直观地展示了“此方”在民生改善方面的显著成效,老人和孩子不再生活在贫困之中,而是有了稳定的生计来源。

“征车晓过临漳下,踌躇再四依田野。”描述了诗人亲自探访“此方”的情景,通过实地考察,更深入地理解了当地的社会状况和政策效果。

“野外沉云静百阡,就中飞羽鸣千马。”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寓兵于农”政策带来的社会秩序与稳定。

“心骇目摇问其因,乃是寓兵于农者。”诗人对这种现象感到惊讶和好奇,通过询问得知这是“寓兵于农”的政策在起作用。

“金鼓相传无事时,狝狩可因农隙假。”这两句提到在和平时期,通过模拟狩猎活动来训练士兵,既保持了军事能力,又不干扰正常的农业生产。

“今日置兵必农侵,古法何缘复见今。”诗人反思现代社会中军事与农业的关系,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赞赏,认为在当今时代,这样的平衡仍然值得追求。

“圣朝方求保障绩,频年空作小康吟。”指出当朝政府正在努力寻求国家的安全与繁荣,但实际成效有限,只能通过诗歌表达对未来的希望。

“以民保民惟此术,此术能行君意深。”诗人总结道,通过保护民众来保护国家,是实现长久和平与发展的关键策略,这正是张移孝明府所实施的政策的核心。

最后,“喜君用意饮君酒,昔见君面今见心。”表达了诗人对张移孝明府的敬佩之情,以及对其政策效果的深切认同,通过饮酒交流,诗人不仅看到了明府的外在形象,更感受到了其内心的真诚与远见。

整首诗通过对“此方”与“他方”不同社会状况的对比,以及对张移孝明府政策的赞美,展现了明代社会中农业与军事结合的积极一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社会模式的思考和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