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芳仪怨赏析

芳仪怨

宋 · 晁补之
金陵宫殿春霏微,江南花发鹧鸪飞。
风流国主家千口,十五吹箫粉黛稀。
满堂侍酒皆词客,拭汗争看平叔白。
后庭一曲时事新,挥泪临江悲去国。
令公献籍朝未央,敕书筑第优降王。
魏俘曾不输织室,供奉一官奔武彊。
秦淮潮水钟山树,塞北江南易怀土。
双燕清秋梦柏梁,吹落天涯犹并羽。
相随未是断肠悲,黄河应有却还时。
宁知翻手明朝事,咫尺人生不可期。
苍黄三鼓滹沱岸,良人白马今谁见。
国亡家破一身存,薄命如云信流转。
芳仪加我名字新,教歌遣舞不由人。
采珠拾翠衣裳好,深红退尽惊胡尘。
阴山射虎边风急,嘈杂琵琶酒阑泣。
无言遍数天河星,只有南箕近乡邑。
当时千指渡江来,同苦不知身独哀。
中原骨肉又零落,寄诗黄鹄何当回。
生男自有四方志,女子那知出门事。
君不见李君椎髻泣穷年,丈夫飘泊犹堪怜。

拼音版原文

jīnlínggōng殿diànchūnfēiwēijiāngnánhuāzhèfēi

fēngliúguózhǔjiāqiānkǒushíchuīxiāofěndài

mǎntángshìjiǔjiēshìhànzhēngkànpíngshūbái

hòutíngshíshìxīnhuīlèilínjiāngbēiguó

lìnggōngxiàncháowèiyāngchìshūzhùyōujiàngwáng

wèicéngshūzhīshìgòngfèngguānbēnqiáng

qínhuáicháoshuǐzhōngshānshùsāiběijiāngnán怀huái

shuāngyànqīngqiūmèngbǎiliángchuīluòtiānyóubìng

xiāngsuíwèishìduànchángbēihuángyìngyǒuquèháishí

níngzhīfānshǒumíngcháoshìzhǐchǐrénshēng

cānghuángsāntuóànliángrénbáijīnshuíjiàn

guówángjiāshēncúnbáomìngyúnxìnliúzhuǎn

fāngjiāmíngxīnjiàoqiǎnyóurén

cǎizhūshícuìshanghǎoshēnhóng退tuìjìnjīngchén

yīnshānshèbiānfēngcáojiǔlán

yánbiànshùtiānxīngzhīyǒunánjìnxiāng

dāngshíqiānzhǐjiāngláitóngzhīshēnāi

zhōngyuánròuyòulíngluòshīhuángdānghuí

shēngnányǒufāngzhìzhīchūménshì

jūnjiànjūnzhuīqióngniánzhàngpiāoyóukānlián

注释

春霏:春雨蒙蒙。
风流:形容帝王家族的繁华。
平叔:可能指某位有名望的诗人。
后庭:宫廷或后花园。
令公:古代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魏俘:被魏国俘虏的人。
秦淮:河流名,南京的象征。
阴山:山脉名,位于中国北部。
李君:指代某个人物,可能处境艰难。

翻译

金陵宫殿春雨蒙蒙,江南花开鹧鸪飞翔。
风流帝王家族人口众多,十五岁的少年已少有吹箫的美女。
满堂宾客都是诗人,擦拭汗水争看平叔的白发。
后庭一曲唱出时事变迁,面对江水悲伤离开故国。
令公进献书籍在未央宫,皇上下令赐宅优待降王。
魏国俘虏未曾输送到织室,他仅做一官逃往武彊。
秦淮河水映照钟山树,北方人怀念江南的土地。
双燕在秋天的柏梁梦见故乡,即使飞到天涯仍形影相随。
并非只有离别才令人肝肠寸断,黄河也有回归的时候。
谁能料到明日之事,人生短暂难以预料。
深夜三鼓在滹沱河边,昔日良人白马如今何处。
国家灭亡家庭破碎,我独自存活,命运多舛。
新名字赋予我,教唱歌跳舞不由自主。
穿着华美的衣服采集珍珠翠鸟羽毛,但红色退去后惊于战乱尘埃。
在阴山射虎时边风急促,琵琶声中酒宴结束,哭泣不止。
无人能数尽天上的星辰,只有南箕星靠近家乡。
当年千人渡江而来,共同受苦,却不觉自己孤独。
中原亲人相继离散,寄诗给黄鹄,期盼它何时归来。
生儿育女本有四方抱负,女子怎知出门闯荡的艰辛。
你看那李君常年椎髻哭泣,漂泊的男子更值得同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芳仪怨》,通过对金陵宫殿的描绘,展现了历史变迁中的宫廷生活和人物命运。首句“金陵宫殿春霏微”以春天的微雨烘托出宫殿的寂静与荒凉,暗示了曾经的繁华已逝。次句“江南花发鹧鸪飞”则借江南花开和鹧鸪鸟的飞翔,寓言人事更迭,世事如梦。

“风流国主家千口,十五吹箫粉黛稀”描绘了昔日国主的奢华生活,但如今只剩下少数人陪伴。接下来,“满堂侍酒皆词客,拭汗争看平叔白”写出了宫廷宴会上词客们的热闹,然而这些都只是表面的浮华,暗含着对国事衰败的感慨。

“后庭一曲时事新,挥泪临江悲去国”表达了对国家沦丧的哀痛,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令公献籍朝未央,敕书筑第优降王”讲述了权臣的得势和旧王的失位,揭示了权力更替的残酷现实。

“秦淮潮水钟山树,塞北江南易怀土”通过地理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结尾部分,“相随未是断肠悲,黄河应有却还时”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但也流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的感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