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上大名饮肥乡道中
宛转溪村疑故里,青黄云树似初春。
遥闻春杵逄逄遍,入眼裘裳处处新。
念我薄游值岁稔,停骖沽酒莫嫌频。
注释
官:官职。那: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一官三载’。
闲刻:空闲时刻。
此日:这一天。
方外人:出家人,这里比喻超脱世俗的人。
宛转:曲折。
疑故里:仿佛家乡。
青黄云树:青山绿树。
似初春:像春天刚开始时。
春杵:春季捣衣的声音。
新:崭新的。
薄游:短时间的旅行。
值岁稔:正值丰收年。
停骖:停车。
沽酒:买酒。
嫌频:嫌烦,嫌频繁。
翻译
做官三年从未有过空闲时刻,今日却像出家人一样。蜿蜒曲折的小溪村庄仿佛故乡,青山绿树犹如早春景象。
远远听到春日捣衣声处处响起,眼前新衣处处崭新。
想起我这次短暂的旅行正值丰收年景,停车买酒请不要嫌我频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以悟的《冬日上大名饮肥乡道中》描绘了诗人忙碌为官三年后,在冬日出行时的感受。首句“一官三载那闲刻”,表达了诗人公务繁忙,几乎没有闲暇时光。然而,今日却如同出世之人,体验着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转变。
“宛转溪村疑故里”写出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惊奇和亲切感,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接下来,“青黄云树似初春”描绘了冬日景色中的生机,虽是冬季,但云树的新绿仍给人春天般的希望。
“遥闻春杵逄逄遍”通过远处传来的舂米声,暗示了农事的繁忙和丰收在望,而“入眼裘裳处处新”则展示了乡间人们换上新衣的节日气氛。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在外奔波,恰逢丰年,“念我薄游值岁稔”,表达对旅途顺利和丰收的欣慰。
“停骖沽酒莫嫌频”则是诗人停下马车,尽情享受这淳朴的乡间生活,不吝啬频频买酒,流露出一种随性自在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忙碌官场的暂时解脱。
词语解释
薄游的意思:亦作“ 薄游 ”。1.为薄禄而宦游于外。有时用为谦辞。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以为浊世不可以富贵也,故薄游以取位。”《文选·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薄游第从告,思闲愿罢归。” 李周翰 注:“薄游,薄宦也。” 唐 杜甫 《夜雨》诗:“通籍恨多病,为郎忝薄游。” 明 王世贞 《秩满三载移牍有叹》诗之二:“厌説 青 齐 旧,依稀十二年。薄游鷄肋味,多难《马蹄》篇。”(2).漫游,随意游览。 唐 李嘉祐 《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诗:“细草緑汀洲,王孙耐薄游。” 明 徐渭 《梅赋》:“往...
初春的意思:◎ 初春 chūchūn[the first month of spring] 开春头一个月,即阴历正月...
处处的意思:◎ 处处 chùchù(1) [everywhere]∶在各个地方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2) [in all respects]∶在各个方面处处严格要求自己(3) [all over]∶在所有地方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方外的意思:◎ 方外 fāngwài(1) [Buddhist,Taoist monks]∶世俗之外,旧时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彼游方之外者也。——《庄子·大宗师》(2) [territory beyond China]∶边远所在,异域...
故里的意思:[释义](名)故乡,老家。 [构成]偏正式:故(里 [例句]魂归故里。(作宾语)[同义]故乡、家乡、乡里...
沽酒的意思:(1).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準。”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余﹞夜至 江阴 江 口,春寒彻骨,沽酒御寒,囊为之罄。” 续范亭 《一九四二年春养疴延安交际处茅屋闻晋西北敌人残酷扫荡有感》诗:“城南有茅屋,结构在西坡。沽酒临北市,汲水下东河。”(2).卖酒。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不粥飪,不市食。及其后,则有屠沽,沽酒市脯鱼盐而已。”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诗:“红袖织...
逄逄的意思:象声词。鼓声。 唐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诗:“不蹋晓鼓朝,安眠听逄逄。” 宋 梅尧臣 《和<腊日>》:“猎鼓逄逄奏,寒冰齾齾消。” 清 黄景仁 《春雨望新安江》诗:“明当放溜趁新潮,卧听船鼓催逄逄。”...
青黄的意思:(1).青色和黄色。《楚辞·九章·橘颂》:“緑叶素荣,纷其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摶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王逸 注:“言橘叶青,其实黄,杂糅俱盛,烂然而明。” 宋 范成大 《晚步东郊》诗:“水墨依林寺,青黄负郭田。”(2).又指黄中带青。形容不健康的脸色。 张天翼 《仇恨》:“每张青黄的脸上没了先前的兴奋。”(3).泛指色彩。 汉 王充 《论衡·别通》:“人目不见青黄曰盲,耳不闻宫商曰聋,鼻不知香臭曰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凡摛表五色,贵在时见,若青黄屡出,则繁而不珍。” ...
入眼的意思:[释义](动)中看。 [构成]动宾式:入|眼 [例句]看得入眼。(作补语)...
岁稔的意思:年成丰熟。 唐 白居易 《泛渭赋》序:“上乐时和岁稔,万物得其宜。”《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四》:“盖逢岁稔,共乐时康。”《宋史·食货志上三》:“﹝ 绍兴 ﹞十三年, 荆湖 岁稔。米斗六七钱,乃就糴以宽 江 、 浙 之民。”...
同方的意思:(1).志向相同。亦指志向相同者。《礼记·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逸周书·官人》:“合志而同方,共其忧而任其难,行忠信而不疑。” 朱右曾 校释:“方,向,志之所向。” 宋 范成大 《次韵严子文旅中见赠》:“交情敢説同方友,句法甘从弟子员。”(2).谓同在一体。《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天殊其数,虽同方不能分其慼;理塞其通,则并质不能共其休。” 刘孝标 注:“耳之与目,同在於身,而苦乐有殊,不能相救。”(3).同在一地。 唐 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诗:“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
外人的意思:◎ 外人 wàirén(1) [stranger, stranger in blood]∶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冒着把继承权给予外人的危险(2) [foreigner]∶指外国人(3) [circles;outsider]∶指某个范围或组织以外的人悉如外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
宛转的意思:◎ 宛转 wǎnzhuǎn(1) [mediate;help to effect a compromise]∶圆场;圆成店主八折了五两银子,没处取讨,索性做个宛转。——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2) [pass through many hands and places]∶辗转路宛转石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宛转而不卧(3) [mild and indirect;tactful]∶婉转...
遥闻的意思:(1).远远地听到。《吕氏春秋·长攻》:“因以 代君 之车迎其妻。其妻遥闻之状,磨笄以自刺。” 南唐 张佖 《晚次湘源县》诗:“烟郭遥闻向晚鸡,水平舟静浪声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我遥闻北窗外吃吃有笑声,室中弗闻也。”(2).在远处嗅。 唐 韩愈 《风折花枝》诗:“浮艷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
疑故的意思:疑难与故障。《后汉书·来歙传》:“时 山 东略定,帝谋西收 嚣 ( 隗嚣 )兵,与俱伐 蜀 ,復使 歙 喻旨。 嚣 将 王元 説 嚣 ,多设疑故,久冘豫不决。”《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疑,疑难;故,事故也。”...
云树的意思:(1).云和树。 南朝 梁 刘孝威 《和皇太子春林晚雨》:“云树交为密,雨日共成虹。” 唐 王维 《送崔兴宗》诗:“塞迥山河浄,天长云树微。” 明 刘基 《梅花引》词:“晚云凝,晚烟横,烟草茫茫云树平。”(2).高耸入云的树木。 唐 崔橹 《华清宫》诗之一:“草遮回磴絶鸣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 文徵明 《金山寺待月》诗:“鱼龙深夜浮光怪,云树遥空带渺茫。” 戴望舒 《夜蛾》诗:“飞越关山,飞越云树。”(3).比喻朋友阔别远隔。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寄微之》诗:“云树分三驛,...
方外人的意思:指不拘世俗,超脱尘世的人;指追求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