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中秋望月歌
明 · 王守仁
一年两度中秋节,两度中秋一样月。
两度当筵望月人,几人犹在几人别?此后望月几中秋,此会中人知在否?当筵莫惜慇勤望,我已衰年半白头。
两度当筵望月人,几人犹在几人别?此后望月几中秋,此会中人知在否?当筵莫惜慇勤望,我已衰年半白头。
鉴赏
这首《后中秋望月歌》由明代文学家王守仁所作,通过对中秋月圆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一年两度中秋节,两度中秋一样月”,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中秋佳节月圆的景象,强调了月之恒常与不变,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两度当筵望月人,几人犹在几人别?”一句,将目光转向人世间的聚散离合,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相聚不易的深深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几人犹在”与“几人别”,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随后,“此后望月几中秋,此会中人知在否?”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预示着未来的中秋之夜,曾经一同赏月的人是否还能相聚,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当筵莫惜慇勤望,我已衰年半白头。”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虽已步入晚年,但仍然不愿错过每一次赏月的机会,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以中秋月圆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人生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切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