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耄志十首(其八)赏析

耄志十首(其八)

宋 · 刘克庄
尧言播告几丝纶,服汉衣冠易介鳞。
羞战黑山为虏将,俾王青社备藩臣。
招怀河北来降者,响附山东听诏人。
可惜蹉跎隳晚节,圣恩尚许庙为神。

注释

尧言:尧帝的教诲。
丝纶:比喻帝王的命令或教诲。
介鳞:古代比喻人的高傲、不屈。
黑山:可能指战争之地,具体历史背景不明。
俾:使,让。
青社:古代祭祀土地的场所,这里代指王的领土。
蹉跎:耽误,错过。
隳:毁坏,衰败。
庙为神:在庙中被尊奉为神灵。

翻译

尧帝的教诲广为流传,穿上汉人的衣冠改变龙鳞般的傲骨。
羞于在黑山做敌军将领,甘愿作为王的屏藩,忠诚尽职。
招抚河北前来归降的人,响应山东听候诏令的人们。
可惜晚年因犹豫而错过时机,但圣明的恩典仍允许他在庙中被尊奉为神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耄志十首·其八》。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古代圣君尧的赞颂,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和对当时政治现实的反思。

“尧言播告几丝纶”一句,以尧为代表的上古圣王,以其高尚的道德影响天下,如同细微的纤维逐渐编织成文明的网。"服汉衣冠易介鳞"则写尧之臣民,穿着汉代的衣冠,外表光鲜却内心坚硬如甲胄。

接下来的“羞战黑山为虏将”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往历史的反思,"俾王青社备藩臣"则是对历史上某些君主和其辅佐之人的怀念,他们像守护边疆的忠诚臣子一样。

“招怀河北来降者”表明对失去之地的召回之意,"响附山东听诏人"则是希望那些曾经背离的人能重新归顺,听从圣明君主的教诲。

最后,“可惜蹉跎隳晚节”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失望,感觉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圣恩尚许庙为神"则是希望即使是在庙堂之中,也能感受到先贤遗风,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圣君的怀念和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