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吴思道横翠堂
宋 · 李之仪
红尘扰扰功名地,不碍诗人得趣幽。
何必千岩连万壑,能令六月似三秋。
茶瓯变乳随汤泛,香篆萦云尽日浮。
时觉东城添纸价,应知得句胜封侯。
何必千岩连万壑,能令六月似三秋。
茶瓯变乳随汤泛,香篆萦云尽日浮。
时觉东城添纸价,应知得句胜封侯。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寄题吴思道横翠堂》。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红尘功名之外寻得心灵宁静的追求。
首联“红尘扰扰功名地,不碍诗人得趣幽”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置身于世俗的喧嚣与功利之中,但并未因此而失去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诗人以“不碍”二字,表达了即使身处纷扰,也能保持心灵的纯净与对美好事物的感知。
颔联“何必千岩连万壑,能令六月似三秋”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他并不认为必须在崇山峻岭间才能找到美,即使是炎热的六月,也能感受到如同深秋般的凉爽与宁静。这种超越表象、深入内心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颈联“茶瓯变乳随汤泛,香篆萦云尽日浮”描绘了诗人品茗赏香的情景。茶汤在茶具中缓缓扩散,香气缭绕,仿佛与云雾相融,整个过程充满了诗意与禅意。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审美情趣。
尾联“时觉东城添纸价,应知得句胜封侯”则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与对功名的淡泊态度。他认为,有时在东城的纸价上涨时,能够写出好诗句,其价值远超世俗的封侯拜相。这不仅是对文学创作的肯定,也是对个人精神追求的彰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精神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哲学,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