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其三)
隋 · 无名氏
吾哀时世人,不信于神明。
先人与种福,子孙履上行。
衣厚饭得饱,灾考不到门。
口气头嘘天,自谓常终日。
看师真辽然,得病叩头请。
外恭心不敬,神明以知人。
三魂系地狱,七魄悬著天。
三魂消散澌,五神不安宁。
伺命来执宰,丞相踏地瞋。
左神不削死,右神不著生。
生神不卫护,煞神来入身。
或患腰背痛,或患头目疼。
百脉不复流,奋忽入黄泉。
天门地户闭,一去不复还。
先人与种福,子孙履上行。
衣厚饭得饱,灾考不到门。
口气头嘘天,自谓常终日。
看师真辽然,得病叩头请。
外恭心不敬,神明以知人。
三魂系地狱,七魄悬著天。
三魂消散澌,五神不安宁。
伺命来执宰,丞相踏地瞋。
左神不削死,右神不著生。
生神不卫护,煞神来入身。
或患腰背痛,或患头目疼。
百脉不复流,奋忽入黄泉。
天门地户闭,一去不复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世间人的悲哀,他们不相信神明的存在。诗中通过对比先人积德与后代享受福祉,以及人们对神明态度的转变,展现了道德与信仰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描述了人们在生病时向神灵祈求的情景,但强调了内心的恭敬与否才是关键,神明能感知人心。随后,诗篇转向对死后世界的描绘,指出三魂七魄的命运,以及神灵对生死的掌控。最后,通过描述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死亡的不可避免,表达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整首诗以哀伤的笔触,探讨了信仰、道德与生死之间的深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