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惠山杂歌(其三)赏析

惠山杂歌(其三)

明 · 邵宝
听松庵里双古松,松下石床苍藓封。
洗却苔痕看古刻,志书传是米南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古老的场景。"听松庵里双古松",诗人首先点出地点在一个名为听松庵的地方,这里有两棵历史悠久的老松树,它们的存在给人一种沉稳和岁月的沧桑感。"松下石床苍藓封",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石床被厚厚的青苔覆盖,显示出长久的闲置和自然的侵蚀。

"洗却苔痕看古刻",诗人走近石床,想要清理掉苔藓以探寻其下的古老刻痕,这可能是一些历史遗迹或文字,暗示着庵里的文化积淀。"志书传是米南宫",这里的"米南宫"指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此处可能是指庵中留有米芾的手迹,增添了诗的艺术性和历史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听松庵中的古松、石床以及可能的历史痕迹,展现了惠山地区的古朴风貌和文化气息,体现了邵宝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敬仰与探寻。

词语解释

古刻的意思:指古碑或其拓本。 元 鲜于枢 《王大令保母帖》诗之三:“临摹旧説 范 新妇,古刻今看 李意如 。” 元 冯子振 《鹦鹉曲·泣江妇》曲:“ 蔡中郎 幼妇碑阴,古刻荒云深雨。”...

南宫的意思:◎ 南宫 Nángōng[surname] 复姓...

石床的意思:(1).供人坐卧的石制用具。《西京杂记》卷六:“ 魏襄王 冢,皆以文石为槨……中有石牀,石屏风,婉然周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村人 骆都 少时到此室边採蜜,见一仙人坐石牀上,见 都 凝瞩不转。”《南史·宋纪上·武帝》:“帝素有热病……坐卧常须冷物,后有人献石牀,寝之,极以为佳,乃嘆曰:‘木牀且费,而况石耶!’即令毁之。” 唐 许浑 《寄题南山王隐居》诗:“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牀。” 明 王守仁 《龙冈漫兴》诗之五:“白云晚忆归岩洞,苍蘚春应通石床。”(2).钟乳水下滴而成的笋状凝积物。 ...

书传的意思:(1).著作;典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括 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后汉书·班超传》:“﹝ 班超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新唐书·方技传·王远知》:“ 远知 少警敏,多通书传,事 陶弘景 ,传其术,为道士。”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 成岫 ,字 云友 , 钱塘 人,略涉书传。手谈齿句,鬭茗弹丝,并皆精妙。”(2).有关《尚书》经义的传述解释。如 明 刘三吾 等撰有《书传会选》、 胡广 等撰有《书传大全》。谓以文字书札传述;传递书信。《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王稽 遂与 范...

松下的意思:(1).松树之下;松间。 唐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诗:“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閒白。” 唐 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宋 梅尧臣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诗之一:“折竹压篱曾碍过,却穿松下到茅庐。”(2).古地名。《吕氏春秋·行论》:“ 松下 乱,先君以不安弃羣臣也。” 高诱 注:“ 松下 ,地名也。”...

苔痕的意思:苔藓滋生之迹。 唐 刘禹锡 《陋室铭》:“苔痕上阶緑,草色入帘青。” 宋 张耒 《无题》诗之一:“出门蹄道苔痕满,隐几书尘鼠蹟多。” 清 龚自珍 《鹊楼仙》词:“安排疏密,商量肥瘦,自劚苔痕辛苦。” 郁达夫 《偶过西台有感》诗:“偶向西臺臺畔过,苔痕犹似泪淋痕。”...

下石的意思:往井下丢石块。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已挤沟壑,犹下石不休;方困蒺藜,尚弯弓而相射。” 清 唐孙华 《赠同年赵蒙泉》诗:“临危翻下石,颠岸復弯彀。”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但师如非罪而遭冤,却不可乘机下石,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参见“ 落井下石 ”。...

志书的意思:(1).记事之书。后指记载地方的疆域沿革、典章、山川古迹、人物、物产、风俗等的书。志,通“ 识 ”。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查得 永平 府志书所载,本府原无民壮。”《儒林外史》第一回:“况且屈尊敬贤,将来志书上少不得称赞一篇。” 郭沫若 《孔雀胆》附录《<孔雀胆>的故事》:“在《大理府志》、《昆明府志》或《云南省志》之类的地方志书里面,或许更还可以找出一些资料吧,但这些志书,目前是无法到手的。”(2).指正史中记载典章制度的篇章。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

米南宫的意思:北宋 书画家 米芾 ,曾官礼部员外郎,因称。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伪法帖》:“旧有《含翠亭》伪帖,以 宣城 梅鼎祚 《真娘墓诗》为 米南宫 诗,后有‘ 元丰 壬辰 米芾 书’字样。”参见“ 南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