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盥手
沄沄细浪起,杳杳惊鱼伏。
惆怅坐沙边,流花去难掬。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水上盥手》描绘了一幅春天清泉洗涤的画面。首句“盥手爱春水”表达了诗人对春水的喜爱,暗示着水质清澈,富有生机。次句“水香手应绿”,通过想象水的清香使得洗手的手仿佛也染上了绿色,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水的鲜活与芬芳。
“沄沄细浪起”描绘了水流的动态,潺潺流水声中,细微的波纹荡漾,富有诗意。而“杳杳惊鱼伏”则进一步描绘了水中的生灵,鱼儿被这突然的动静所惊,悄然潜伏,增添了画面的宁静与神秘感。
最后两句“惆怅坐沙边,流花去难掬”流露出诗人的情感,他坐在沙边,看着花瓣随流水远去,心中不禁涌上淡淡的惆怅,表达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水的美,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词语解释
惆怅的意思:◎ 惆怅 chóuchàng[melancholy] 伤感;愁闷;失意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春水的意思:(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黄武 元年,迁左将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杨维桢 《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
盥手的意思:洗手。古人常以手洁表示敬重。《成具光明定意经》:“读是经时,先施清浄水,盥手漱口,常令清浄。” 唐 陆龟蒙 《引泉》诗:“焚香礼真像,盥手披灵编。”《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得大臣章疏,必焚香盥手而读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夫人盥手浄了,解开包揭起看时,是古老纸色。” 清 黄景仁 《暮归北山下》诗:“明朝脱经过,盥手陈江蘺。”...
流花的意思:水面漂流的落花。 宋 吕祖谦 《春日》诗之二:“柳阴小艇无人管,自送流花下别溪。” 明 高启 《水上盥手》诗:“怊悵坐沙边,流花去难掬。”...
水香的意思:(1).谓水的气味香。 唐 李贺 《月漉漉篇》:“秋白鲜花死,水香莲子齐。” 宋 苏轼 《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昨日又梦伯固手持乳香婴儿示予》诗:“水香知是 曹溪 口,眼浄同看古佛衣。” 王文诰 注引 赵次公 曰:“ 天监 元年,有 婆罗门 智药 者,南游至 曹溪 口,掬水闻香,云:‘此必胜地,可建道场。’”(2).泽兰的别名。 宋 洪刍 《香谱·兰香》:“一名水香,生大吴池泽,叶似兰,尖长有岐,花红白色而香,煮水浴以治风。”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泽兰》:“ 吴普 《本草》一名水香, 陶...
细浪的意思:微小的波纹。 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诗:“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金 元好问 《梁园春》诗之二:“暖入金沟细浪添, 津桥 杨柳緑纤纤。” 毛泽东 《长征》诗:“ 五岭 逶迤腾细浪, 乌蒙 磅礴走泥丸。”...
杳杳的意思:(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