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紫阁下
唐 · 韩偓
一笈携归紫阁峰,马蹄闲慢水溶溶。
黄昏后见山田火,胧?时闻县郭钟。
瘦竹迸生僧坐石,野藤缠杀鹤翘松。
钓矶自别经秋雨,长得莓苔更几重。
黄昏后见山田火,胧?时闻县郭钟。
瘦竹迸生僧坐石,野藤缠杀鹤翘松。
钓矶自别经秋雨,长得莓苔更几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笈:书箱。紫阁峰:指名山或高峻的山峰。
马蹄闲慢:马蹄轻缓。
水溶溶:形容水面平静。
黄昏后:傍晚时分。
山田火:农舍炊烟。
县郭钟:县城的钟声。
瘦竹:细长的竹子。
僧坐石:僧人坐在石头上。
野藤:野生的藤蔓。
鹤翘松:鹤栖息在松树上。
钓矶:钓鱼的岩石。
经秋雨:经过多场秋雨。
莓苔:青苔。
更几重:又增了几层。
翻译
一笈携归紫阁峰,马蹄闲慢水溶溶。黄昏后见山田火,胧月时闻县郭钟。
瘦竹迸生僧坐石,野藤缠杀鹤翘松。
钓矶自别经秋雨,长得莓苔更几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黄昏时分回返紫阁峰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首句“一笈携归紫阁峰”中,“一笈”指的是一种携带物品的竹制容器,而“携归”则显示出诗人有意将自然中的美好带回家园,表现了一种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
“马蹄闲慢水溶溶”描绘了旅途中马蹄踏在湿润的地面上的声音,给人一种安静而缓慢的感觉。这里的“水溶溶”用来形容马蹄声响,既传达了环境的湿润,也衬托出行进的悠闲。
接下来的“黄昏后见山田火,胧?时闻县郭钟”则是诗人在黄昏之后看到远处山田中的炊烟,以及听到了更远处县城里的钟声。这不仅描绘了景色,也传递了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感受。
“瘦竹迸生僧坐石,野藤缠杀鹤翘松”则是对自然环境中细节的刻画。诗人注意到了竹子的瘦弱、僧人的静坐以及藤蔓缠绕在树木上,这些都是对静谧自然情境的生动描写。
最后,“钓矶自别经秋雨,长得莓苔更几重”则是诗人提到自己独自一人站在钓矶边,经历了秋天的雨水洗礼,而地上的苔藓也因此变得更加繁盛。这既描绘了一种孤寂的情感,也反映出自然界生命力的旺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厚的感情,以及在宁静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