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会寺清心堂
宋 · 苏轼
南郭子綦初丧我,西来达摩尚求心。
此堂不说有清浊,游客自观随浅深。
两岁频为山水役,一溪长照雪霜侵。
纷纷无补竟何事,惭愧高人闭户吟。
此堂不说有清浊,游客自观随浅深。
两岁频为山水役,一溪长照雪霜侵。
纷纷无补竟何事,惭愧高人闭户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郭子綦:古代道家人物,此处象征超脱世俗之人。丧我:失去自我,达到忘我或超脱的境地。
达摩:佛教禅宗初祖,此处可能象征追求内心智慧的人。
清浊:比喻世俗与超然,或明暗、是非。
游客:比喻来访者或体验者。
山水役:形容被自然景色或事务所牵累。
雪霜侵:形容环境严酷,也暗示岁月流逝。
惭愧:感到羞愧,表示对无为而治的向往。
高人:指品德高尚或有学问的人。
闭户吟:闭门独处,专心于诗文创作。
翻译
南郭子綦刚刚失去了自我,西来的达摩仍在寻求内心的世界。这个厅堂不谈清浊之分,来访者自行观察,感受各不相同。
两年间频繁被山水之务牵累,一条溪流长久映照着冰雪霜寒。
纷繁世事无从补救,究竟为何,只能惭愧地欣赏高人闭门作诗。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海会寺清心堂》。从内容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佛学和禅宗的理解与体悟。
"南郭子綦初丧我,西来达摩尚求心。"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佛学中的“心”有深刻的理解,既有自我失去的感慨,又有对达摩祖师寻找真心的敬仰。
"此堂不说有清浊,游客自观随浅深。" 描述了海会寺清心堂内外的宁静与纯净,以及参访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悟性去领略佛理的深浅。
"两岁频为山水役,一溪长照雪霜侵。" 这两句诗反映出作者近年来忙于世俗之事,如同被山水束缚,不得自由,同时也描绘了一幅雪霜中一溪流水的美丽景象。
"纷纷无补竟何事,惭愧高人闭户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不能全心向佛、终日忙碌而感到惭愧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一种退隐的愿望,希望能够像古代高僧一样,关闭门窗,专注于内在修行。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苏轼对于人生、佛学以及自然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