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游高台
宋 · 释德洪
苍杉三十里,不复逢川原。
忽然在林杪,万峰延目观。
长崖有积雪,松声杂风泉。
是时春正深,风威犹折绵。
君堇金闺彦,而有清净缘。
和云扫车辙,引手酌灵源。
山空破岑寂,笑语答云烟。
鲁僧作鹰顾,惊此佳少年。
何以比人品,白鸥春水前。
既非山泽儒,亦非地行仙。
谐峰□□□,千叶开青莲。
景净若有得,兹游良偶然。
部曲亦欣□,諠哗下层颠。
归来念清境,依约闻啼猿。
忽然在林杪,万峰延目观。
长崖有积雪,松声杂风泉。
是时春正深,风威犹折绵。
君堇金闺彦,而有清净缘。
和云扫车辙,引手酌灵源。
山空破岑寂,笑语答云烟。
鲁僧作鹰顾,惊此佳少年。
何以比人品,白鸥春水前。
既非山泽儒,亦非地行仙。
谐峰□□□,千叶开青莲。
景净若有得,兹游良偶然。
部曲亦欣□,諠哗下层颠。
归来念清境,依约闻啼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游历高山的体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首句“苍杉三十里,不复逢川原”便将读者带入了幽深的森林之中,远离尘嚣,感受大自然的原始与宁静。接着,“忽然在林杪,万峰延目观”则描绘了从密林中突然望见群峰连绵的壮丽景象,激发了观者的无限遐想。
“长崖有积雪,松声杂风泉”两句,通过雪、松、风、泉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春天的气息虽未完全消散,但已感受到春风的威力,仿佛能将厚重的冬衣撕裂。诗人在此处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凸显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
“君堇金闺彦,而有清净缘”则转向对游伴的赞美,称其为“金闺彦”,即出身高贵的文士,同时又拥有清净的心境,与自然和谐共存。接下来的几句“和云扫车辙,引手酌灵源”更是生动地刻画了游伴与自然亲密无间的互动,仿佛与云同舞,与泉水共饮,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洒脱。
“山空破岑寂,笑语答云烟”描绘了山间空旷而宁静的场景,游伴们的欢声笑语与云烟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而“鲁僧作鹰顾,惊此佳少年”则通过一个细节,巧妙地将人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眼前这位年轻游伴的欣赏与赞叹。
最后,“何以比人品,白鸥春水前”一句,诗人以白鸥在春水边飞翔的形象来比喻游伴的人品,寓意其如白鸥般自由、纯净,表达了对游伴高尚人格的赞美。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友情、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