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古木修篁图为黄学士宗豫赋
何人写入画图里,便觉气势凌云高。
高堂素壁净如拭,对此令人心独逸。
炉烟茗椀清昼闲,满地绿阴凉瑟瑟。
风霜摇落百草枯,老干直挺青珊瑚。
日暮佳人倚空谷,翠袖天寒谁与徒。
昔年曾过洪崖麓,乔木疏林绕修竹。
紫髯逢着古仙人,邀我山中骑白鹿。
白鹿呦呦南涧滨,石床丹灶至今存。
当时采药遗踪迹,此日看图劳梦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木修篁图的生动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作中的自然之美和历史之韵。
首句“银河八月仙槎影”,以银河为背景,八月的夜晚,仙槎(传说中仙人的船)在银河中留下影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丹穴千年翠凤毛”则将视线转向画中的丹凤,其羽毛翠绿,历经千年仍保持鲜艳,象征着生命力的永恒与高贵。
“何人写入画图里,便觉气势凌云高”,诗人赞叹画师的技艺,使观者仿佛能感受到画中景物的磅礴气势,如同直冲云霄。接下来的“高堂素壁净如拭,对此令人心独逸”,描述了观赏画作时的环境,高雅的厅堂,洁白的墙壁,营造出宁静而脱俗的氛围,让人心灵得到释放。
“炉烟茗碗清昼闲,满地绿阴凉瑟瑟”,进一步描绘了观画时的悠闲时光,炉烟袅袅,茶香四溢,绿荫覆盖,凉意袭人,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意境。随后的“风霜摇落百草枯,老干直挺青珊瑚”,通过对比,强调了画中古木的坚韧与生机,即使在严冬风霜中,依然挺拔如珊瑚。
“日暮佳人倚空谷,翠袖天寒谁与徒”,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空旷山谷中倚靠,穿着翠绿色的衣袖,面对寒冷的天气,似乎在等待或思念着什么,增添了几分情感的深度。最后,“昔年曾过洪崖麓,乔木疏林绕修竹”,回忆起过去经过洪崖山麓的情景,那里有高大的树木、稀疏的树林环绕着修长的竹林,充满了神秘与古朴的气息。
“紫髯逢着古仙人,邀我山中骑白鹿”,诗人想象自己遇到了一位长着紫色胡须的仙人,被邀请在山中骑着白鹿,这不仅体现了对仙界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画作中蕴含的超凡脱俗之感。
“白鹿呦呦南涧滨,石床丹灶至今存”,描述了白鹿在南涧边的欢快叫声,以及石床上留下的丹灶痕迹,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当时采药遗踪迹,此日看图劳梦魂”,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画中所展现的历史场景和自然风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画作艺术魅力的感慨,让人不禁沉醉于其中,仿佛置身于那遥远而又神秘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古木修篁图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历史之韵以及艺术家的匠心独运,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艺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