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日夜见城南火,翌晨即事
清 · 许传霈
官默默,民忙忙。
南门不守守江塘,黑夜红烧贼入疆。
贼入疆,心仓皇。
山无色,日寒霜。
一步一嗟可奈何,但闻悽悽切切野哭泪汪汪。
是时我心抑郁若王郎,直欲身入九霄问彼苍,彼苍冥冥而茫茫。
又欲手拔腰下三尺之剑断愁肠,彼剑靳靳力抽不可长。
兵不出兮将不生,才薄那此当道之豺狼。
吁嗟乎,穷达固有命,生死系纲常。
庸庸耀爵禄,几辈误君王。
生灵悲涂炭,义士气激昂。
何处乌鸦来,声声向夕阳。
出门将安归,北风萧萧凉。
南门不守守江塘,黑夜红烧贼入疆。
贼入疆,心仓皇。
山无色,日寒霜。
一步一嗟可奈何,但闻悽悽切切野哭泪汪汪。
是时我心抑郁若王郎,直欲身入九霄问彼苍,彼苍冥冥而茫茫。
又欲手拔腰下三尺之剑断愁肠,彼剑靳靳力抽不可长。
兵不出兮将不生,才薄那此当道之豺狼。
吁嗟乎,穷达固有命,生死系纲常。
庸庸耀爵禄,几辈误君王。
生灵悲涂炭,义士气激昂。
何处乌鸦来,声声向夕阳。
出门将安归,北风萧萧凉。
鉴赏
这首清代许传霈的《十月二十日夜见城南火,翌晨即事》描绘了一幅战乱中百姓生活的凄惨画面。诗的前四句“官默默,民忙忙。南门不守守江塘,黑夜红烧贼入疆”展现了官府的沉默与民众的忙碌,以及城防的失守,贼寇趁夜侵入的情景。接着,“贼入疆,心仓皇。山无色,日寒霜”渲染了战乱带来的恐慌和环境的冷峻。
诗人内心充满忧虑,“一步一嗟可奈何,但闻悽悽切切野哭泪汪汪”,表达了对无辜百姓苦难的深深同情和无力感。他自比为“王郎”,感叹命运无常,“直欲身入九霄问彼苍”,试图寻求天意解答。然而,“彼剑靳靳力抽不可长”象征着力量的渺小和无奈。
诗中批评了当权者的无能,“兵不出兮将不生,才薄那此当道之豺狼”,指责他们未能保护百姓。最后,“穷达固有命,生死系纲常”揭示出诗人对社会秩序和命运宿命论的看法,而“庸庸耀爵禄,几辈误君王”则批判了那些只顾个人荣华的官员。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展现了战乱时期底层人民的苦难和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