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罗明府赤城于余有通家之雅且文笔翩翩臭味同之余过秋浦明府为之投辖余值病目不能束带对晤诗以谢焉
明 · 张萱
壮邑分汤沐,才人劳簿书。
名山皆载笔,化雨日随车。
梦入君章鸟,庭悬秋浦鱼。
公门无请谒,不敢曳长裾。
名山皆载笔,化雨日随车。
梦入君章鸟,庭悬秋浦鱼。
公门无请谒,不敢曳长裾。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为秋浦罗明府所作,表达了对罗明府才华与品德的赞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与罗明府之间深厚的友情。
“壮邑分汤沐,才人劳簿书。” 开篇即点出罗明府的官职与才能,壮丽的城镇给予他汤沐之恩,而繁忙的文书工作则考验着他的才智。这两句既描绘了罗明府的官场生活,也暗示了他的杰出才能。
“名山皆载笔,化雨日随车。” 这两句进一步赞美罗明府的文学才华和教化之功。名山大川皆被其笔墨所载,象征着他作品的广泛流传;化雨随车则比喻他的教化如同春雨般润物无声,滋养人心。
“梦入君章鸟,庭悬秋浦鱼。” 这里使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罗明府作品的向往与敬仰。梦入君章鸟,可能暗指诗人渴望能像鸟儿一样自由地翱翔在罗明府的文字世界中;庭悬秋浦鱼,则可能是对罗明府作品中所展现的秋浦美景的赞叹,或是对罗明府人格魅力的隐喻。
“公门无请谒,不敢曳长裾。”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未能亲自拜访罗明府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罗明府的尊敬之情。公门无请谒,说明了罗明府的威望与地位;不敢曳长裾,则体现了诗人对罗明府的谦恭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罗明府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评价,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