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谒马伏波祠赏析

谒马伏波祠

明 · 薛始亨
黄金散尽着羊裘,慷慨怜君有少游。
一别井蛙归上国,七腰银艾镇西州。
云台不欲椒房及,石室终令马革酬。
铜柱至今堪堕泪,飞鸢跕跕瘴江秋。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马伏波的英勇事迹与历史地位,展现了对这位古代英雄的深切敬仰。首句“黄金散尽着羊裘”以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马伏波为国捐躯的壮烈精神,即使身无分文,仍穿着简朴的羊裘,体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牺牲精神。接着,“慷慨怜君有少游”一句,将马伏波与宋代词人秦观(字少游)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马伏波英魂的深切同情与怀念。

“一别井蛙归上国,七腰银艾镇西州”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马伏波从偏远之地回到朝廷,以及他在西州的显赫地位,生动地展现出来。其中,“七腰银艾”可能是指其多次获得朝廷的表彰或官职提升,象征其功勋卓著。

“云台不欲椒房及,石室终令马革酬”则进一步强调了马伏波的忠诚与奉献精神。云台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表彰功臣的场所,而“不欲椒房及”暗示了马伏波并未因功而获得后宫的恩宠,而是选择了更为高尚的牺牲。石室则可能指其安息之所,最终以马革裹尸的形式安葬,体现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

最后,“铜柱至今堪堕泪,飞鸢跕跕瘴江秋”两句,通过铜柱和飞鸟的意象,表达了对马伏波英勇事迹的追忆与哀思。铜柱可能象征着马伏波的丰功伟绩,至今仍令人感怀;飞鸟的坠落与秋天的瘴江,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强化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伏波生平事迹的深情回顾,不仅赞颂了他的英勇与忠诚,也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崇高敬仰和对历史记忆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