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巽之石菖蒲
宋 · 何基
菖蒲绿茸茸,偏得高人怜。
心清境自胜,何必幽涧边。
节老叶愈劲,色定枝不妍。
堂中贤主人,与汝俱萧然。
岂不与世接,自远尘俗沾。
心清境自胜,何必幽涧边。
节老叶愈劲,色定枝不妍。
堂中贤主人,与汝俱萧然。
岂不与世接,自远尘俗沾。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何基所作,名为《和吴巽之石菖蒲》。诗中以石菖蒲为载体,描绘了其独特的魅力与象征意义。
首句“菖蒲绿茸茸”,生动地描绘了石菖蒲翠绿的外观,仿佛一片嫩绿的绒毛覆盖其上,展现出其生机勃勃的姿态。接着,“偏得高人怜”一句,点明了石菖蒲不仅外表吸引人,更因其内在品质而受到高雅之人的喜爱,暗示了石菖蒲的高洁与脱俗。
“心清境自胜,何必幽涧边”,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环境的美好是相辅相成的,无需刻意追求幽静的环境来展现内心的高洁。这不仅是对石菖蒲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节老叶愈劲,色定枝不妍”,进一步描述了石菖蒲的坚韧与稳重。即使岁月流逝,其叶片依然坚韧有力,颜色稳定,不因外在的繁华而改变。这种内在的坚定与外在的不变,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品格。
“堂中贤主人,与汝俱萧然”,将话题转向了人,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中,贤明的主人与石菖蒲一样,保持着清高的姿态,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氛围。这里不仅赞美了石菖蒲,也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最后,“岂不与世接,自远尘俗沾”,表明石菖蒲虽然身处世间,但其本质却远离尘嚣,保持了高洁的品质。这不仅是对石菖蒲的赞美,也是对那些能够在世俗中保持自我,不受外界影响的人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石菖蒲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内在的高洁品质,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