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学正巨源万竹
宋末元初 · 方回
种竹种竹,种愈多愈不俗,种至万竿犹不足。
读书读书,读愈多愈不愚,读过万卷非有馀。
竹万竿环我屋,书万卷遮我目。
书在竹中身书中,竹风吹书沃心胸。
倚竹挟书送飞鸿,不识人间有王公。
读书读书,读愈多愈不愚,读过万卷非有馀。
竹万竿环我屋,书万卷遮我目。
书在竹中身书中,竹风吹书沃心胸。
倚竹挟书送飞鸿,不识人间有王公。
鉴赏
这首诗以竹与书为喻,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自然的热爱与追求。诗中“种竹种竹,种愈多愈不俗”,通过种植竹子的数量增加来象征知识的积累,强调越多的知识越能使人脱俗,不落凡尘。接着,“读书读书,读愈多愈不愚”,进一步阐述了阅读书籍的重要性,指出阅读越多的书籍,人就越不会愚蠢,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
“竹万竿环我屋,书万卷遮我目”描绘了一幅竹林环绕、书卷满目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学问的氛围。竹子与书籍共同构成了诗人精神世界的支柱,象征着知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书在竹中身书中,竹风吹书沃心胸”则表达了诗人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如同被清风拂过心灵,感到无比的满足与愉悦。
“倚竹挟书送飞鸿,不识人间有王公”则以飞翔的鸿雁为喻,暗示诗人远离世俗的纷扰,与世隔绝,只专注于知识的探索与自然的享受,不再关心外界的权贵与名利。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和自然的无限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