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厉宗上人
唐 · 贾岛
拥策背岷峨,终南雨雪和。
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
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
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
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
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
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拥策:手持计策,象征着智谋或修行。岷峨:岷山和峨眉山,均为著名的中国西部山脉。
终南:终南山,位于陕西省,是中国道教名山。
漱泉:山泉洗涤,可能指僧人饮水或动物饮水。
禅树:佛教中的禅修之地,常有树木环绕。
高顶:高山之巅。
黄叶:秋季落叶,象征着季节更迭。
庐岳:庐山,位于江西,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
九江: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概念,泛指长江及其支流。
翻译
手持计策离开岷山峨眉,终南山的雨雪相互交融。秋天的鹤在山泉边饮水,夜晚的禅树下传来猿猴的叫声。
山顶的白云消散无踪,眼前的山峦黄叶飘落无数。
我曾在庐山之上吟咏,那时月亮的光芒触动了九条江河的波澜。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送厉宗上人》。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风光,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拥策背岷峨,终南雨雪和。”开篇即以壮丽的画面展现出远行者的背影与壮观的山峦相呼应,岷山、终南山都是古代隐逸的胜地,而“雨雪和”则营造了一种既庄严又和谐的氛围。
“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这里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泉水边秋天鹤的到来,以及夜晚中猿在静寂的禅树旁掠过,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诗人通过对高峰上白云尽处和前山秋色斑驳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孤寂又美丽的自然景观之中,这也是对远行者的深情寄托。
“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最后两句诗人回忆起在庐岳之巅吟唱的情形,以及那时月光下波涛汹涌的江面。这不仅是对往昔美好记忆的召唤,也隐含了对远行者未来旅途的祝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山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是一首融合了写景、送别与怀古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