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前五日大雪
明 · 孙一元
一夜雪飞石径齐,清晨压我茅屋低。
小奴开门抱瓮出,赤脚汲水愁冲泥。
墙头饥乌太无赖,绕我阶上哑哑啼。
南山黄独寒无苗,长镵归来风怒号。
小奴开门抱瓮出,赤脚汲水愁冲泥。
墙头饥乌太无赖,绕我阶上哑哑啼。
南山黄独寒无苗,长镵归来风怒号。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春前五日大雪》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的景象。首句“一夜雪飞石径齐”,生动展现了大雪覆盖山径,使得原本清晰的道路变得白茫茫一片的场景。接着,“清晨压我茅屋低”写出了积雪之重,连茅草屋顶都承受不住,显得低矮压抑。
诗人通过“小奴开门抱瓮出,赤脚汲水愁冲泥”这一细节,描绘了家中仆人顶着严寒,赤足出门打水的艰辛,流露出生活的困苦和对天气恶劣的无奈。“墙头饥乌太无赖,绕我阶上哑哑啼”则以乌鸦的叫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孤寂,乌鸦的“无赖”形象也暗示了诗人对饥饿乌鸦的同情。
最后两句“南山黄独寒无苗,长镵归来风怒号”,进一步渲染了冬季的严寒,南山上的黄独(一种植物)因寒冷而未能生长,农夫持着长锄归来时,风声呼啸,显示出农事的艰难和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前大雪带来的生活困顿,寓含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自然环境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