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望春峰积雪漫成二作(其一)赏析

望春峰积雪漫成二作(其一)

明 · 郭之奇
春风日淡融,春山何凛冽。
青青岭上云,白白峰头雪。
岭云忽去来,峰雪每凝结。
所叹幽而凉,亦惟高始洁。
颇似素心人,潇潇独关闭。
匡居相八寰,缁尘安敢涅。
宁静出孤怀,精神多自悦。
虽与俗情违,亦非人事绝。
馀滋润百荄,光华未可竭。
我思泉下蒙,复念井中渫。
何如此一峰,不受虚名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望春峰积雪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静谧。首句“春风日淡融,春山何凛冽”对比鲜明,春风柔和,春日温暖,但春山却显得格外寒冷,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接着,“青青岭上云,白白峰头雪”通过色彩对比,将山岭的青翠与峰顶的白雪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岭云忽去来,峰雪每凝结”描绘了云雾在山岭间飘忽不定,而峰头的积雪则稳固不动,展现出动态与静态的和谐共存。诗人感叹于这种景象的幽静与清凉,同时也赞美了高处的雪峰因其高度而显得更加纯洁。

接下来,“颇似素心人,潇潇独关闭”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诗人身处世间的喧嚣之中,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独立,这与望春峰的雪景形成了共鸣。

“匡居相八寰,缁尘安敢涅”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尘埃的不屑,以及坚守自我、不被外界所污染的决心。同时,“宁静出孤怀,精神多自悦”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感,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最后,“虽与俗情违,亦非人事绝”表明诗人虽然与世俗情感有所背离,但并非完全脱离人间,而是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他相信,尽管外界环境复杂多变,但只要内心保持纯净,就能从中汲取力量,滋养生命。

“馀滋润百荄,光华未可竭”象征着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坚信生命力不会枯竭,总有希望与光明。

“我思泉下蒙,复念井中渫”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何如此一峰,不受虚名窃”总结全诗,诗人以望春峰为喻,表达了对真正高尚品质的追求,不为虚名所累,坚持自我,追求真实与纯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高尚品质的不懈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