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蒸栗赏析

蒸栗

宋 · 李纲
风霜开栗皱,孕此赪虬卵。
嘉哉古所贽,饤饾入笾匴。
累累紫腰菱,烂烂火蚕茧。
甘腴能疗病,炎帝所编纂。
幽人夜读书,坐对铜檠短。
飕飕石鼎沸,焰焰地炉暖。
式将瓦甑炊,剖壳黄玉软。
乘饥进五六,腹已果然满。
吾尝位将相,日食万钱馔。
荒山啖芋栗,自胜太官脔。
乃知一饱馀,万品徒过眼。
聊持荐杯酒,不假玻瓈盌。
忧慨不成眠,夜寒空展转。

鉴赏

这首诗《蒸栗》由宋代诗人李纲创作,通过对蒸煮栗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食物之美的独特品味。

首先,诗中以“风霜开栗皱,孕此赪虬卵”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栗子在自然界的生长过程,形象地比喻为“赪虬卵”,既表现了栗子的形态特点,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顽强与丰富。接着,“嘉哉古所贽,饤饾入笾匴”两句,赞美了栗子作为古代祭祀之物的珍贵,同时将其与祭祀仪式中的器皿相联系,增添了文化的底蕴。

随后,诗人通过“累累紫腰菱,烂烂火蚕茧”进一步描绘了蒸煮前栗子的诱人外观,紫腰菱形容了栗子的色泽,火蚕茧则形象地描述了其饱满的状态,营造了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甘腴能疗病,炎帝所编纂”两句,不仅赞美了栗子的美味,还提及了其药用价值,体现了古人对食物营养价值的认识。接下来,“幽人夜读书,坐对铜檠短。飕飕石鼎沸,焰焰地炉暖”描绘了诗人夜晚读书时的情景,通过与栗子的关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生活氛围。

“式将瓦甑炊,剖壳黄玉软”则具体描述了蒸栗的过程,瓦甑炊代表了传统的烹饪方式,剖壳后的栗子如同黄玉般柔软,再次强调了其美味。

“乘饥进五六,腹已果然满”表达了诗人品尝后满足的感受,虽然只是简单的一餐,却足以令人心满意足。最后,“吾尝位将相,日食万钱馔。荒山啖芋栗,自胜太官脔”通过对比自己的昔日奢华生活与如今的简朴饮食,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反思,以及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乃知一饱馀,万品徒过眼。聊持荐杯酒,不假玻瓈碗”则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即使在物质丰富的时代,真正的满足往往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细节的品味。

“忧慨不成眠,夜寒空展转”收尾处,诗人因思考过多而难以入眠,夜寒中辗转反侧,体现了他对生活哲理的深思熟虑。

综上所述,《蒸栗》不仅是一首描写食物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对食物之美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