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其三)赏析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其三)

宋 · 吴芾
幽栖非不胜,触目是林丘。
若比兹岩秀,培塿固难俦。
云山千里见,石泉四时流。
登临有如此,何必更他游。

注释

幽栖:隐居。
非不胜:并非不好。
触目:满眼。
林丘:山林丘壑。
兹岩秀:这险峻的岩石。
培塿:小土堆。
难俦:无法相提并论。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川。
千里见:纵览千里。
石泉:石缝中的泉水。
四时流:四季流淌。
登临:登高眺望。
何必:何必还要。
他游:别处游览。

翻译

隐居生活并非不好,满眼望去尽是山林丘壑。
若与这险峻的岩石相比,那些小土堆显然无法相提并论。
纵览千里云山,四季都有石泉潺潺流淌。
能有如此登高赏景之处,何必再向往别处游览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林风光图。开篇“幽栖非不胜,触目是林丘”表达了诗人对于深居简出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周遭自然景观的满意和融入之感。“若比兹岩秀,培塿固难俦”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所处之地的独特之美与不可替代性。随后的“云山千里见,石泉四时流”展现了诗人居住之地远眺云山、聆听泉水的景象,体现出一片超然物外的宁静氛围。

结尾“登临有如此,何必更他游”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目前所在环境的满足和珍惜,不再有探寻其他地方的愿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一种精神寄托与生活态度的体现。整首诗通过清新脱俗的语言,塑造了一个隐逸于山林之中的理想居所,抒写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