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天茁亭,为柳膺赋赏析

天茁亭,为柳膺赋

元末明初 · 张昱
侯门臭酒肉,穷居厌藜藿。
赋分各有定,天胡为厚薄?荒园灌数亩,亦足代耕穫。
折葵助鼎俎,剪韭供春酌。
虽非八珍馔,其味良不恶。
三牲安可常,一瓢易为乐。
古之志道者,粝食甘淡泊。
造物茁此徒,于世宁妄作?贤哉宋宇叹,美矣樊迟学。
勿嫌食肉鄙,儒家贵俭约。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的《天茁亭,为柳膺赋》,通过对贫富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侯门臭酒肉,穷居厌藜藿”描绘了权贵之家的奢华与贫寒人家的清苦,揭示了社会的不公。接着,“赋分各有定,天胡为厚薄?”提出命运的不均等,暗示了对天命的质疑。

诗人以“荒园灌数亩,亦足代耕穫”表达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即使简朴的生活也能自给自足。他用“折葵助鼎俎,剪韭供春酌”形象地描述了朴素的饮食,虽然不是豪宴,但自有其淳朴之美。“虽非八珍馔,其味良不恶”进一步强调了对简单生活的认同。

“三牲安可常,一瓢易为乐”表明诗人认为物质的丰盛并非长久之计,简朴的生活更能带来内心的满足。接下来,他引用古人“古之志道者,粝食甘淡泊”的例子,赞赏那些坚守道义、甘于淡泊的人。

最后,诗人借宋宇和樊迟的故事,倡导节俭美德,提醒人们不应鄙视肉食,而应珍视儒家提倡的俭约精神。整首诗语言质朴,寓理于事,富有哲理,体现了张昱深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词语解释

八珍的意思:(1).古代八种烹饪法。《周礼·天官·膳夫》:“珍用八物。” 郑玄 注:“珍,谓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渍、熬、肝膋也。” 宋 吕希哲 《侍讲日记》:“八珍者,淳熬也,淳母也,炮也,擣珍也,渍也,熬也,糝也,肝膋也。先儒不数糝而分炮豚羊为二,皆非也。”后以指八种珍贵食品。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续演雅发挥》:“所谓八珍,则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俗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续演雅发挥》:“所谓八珍,则...

不恶的意思:(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

春酌的意思:春饮;春宴。 唐 杜甫 《醉时歌》:“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沙汀 《淘金记》十八:“他在二大爷的春酌席上喝了不少的酒,抬回去的半夜就落气了。”...

代耕的意思:◎ 代耕 dàigēng(1) [daiceng](2) [substitute]∶指以农耕之外的职业为生,如以舌代耕等(3) [help to cultivate;cultivate land for sb.](4) 农业合作化之前,替缺乏劳力的农户耕种(5) 拖拉机站用机器代别人耕作...

淡泊的意思:[释义](形)〈书〉不追求名利。也作澹泊。~的人。(作定语)联绵式。 [同音]澹泊、淡薄...

鼎俎的意思:(1).鼎和俎。古代祭祀、燕飨时陈置牲体或其他食物的礼器。《周礼·天官·内饔》:“王举,则陈其鼎俎,以牲体实之。” 郑玄 注:“取於鑊以实鼎,取於鼎以实俎。实鼎曰脀,实俎曰载。”《礼记·曾子问》:“ 曾子 问曰:‘大夫之祭,鼎俎既陈,籩豆既设,不得成礼,废者几?’”(2).泛称割烹的用具。《韩非子·难言》:“上古有 汤 至圣也, 伊尹 至智也;夫至智説至圣,然且七十説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 汤 乃仅知其贤而用之。” 唐 杜甫 《冬狩行》:“有鸟名鸜鵒,力不能高飞逐走蓬,肉味不足登鼎俎。” ...

赋分的意思:天赋;资质。 唐 温庭筠 《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因书怀奉寄殿院徐侍御一百韵》:“赋分知前定,寒心畏厚诬。” 宋 岳飞 《辞少保第四札》:“臣赋分譾薄,窃恐别招谴责。” 金 元好问 《行斋赋》:“赋分在人,如物有常。”...

厚薄的意思:[释义](名)厚度。 [构成]并列式:厚+薄 [例句]这块板子的厚薄正合适。(作主语)...

侯门的意思:(1).诸侯之门。 唐 刘禹锡 《学阮公体》诗之三:“侯门有仁仪,灵臺多苦辛。”(2).指显贵人家。 元 无名氏 《连环记》第二折:“俺只道侯门一入如天远,谁承望 汉 刘晨 误入桃源,枉着你佳人受尽相思怨。”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侯门都作沉沉梦,翻笑衰翁局外痴。”参见“ 侯门如海 ”。...

胡为的意思: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

俭约的意思:◎ 俭约 jiǎnyuē[economical] 俭省节约刻苦俭约...

酒肉的意思:酒和肉。亦泛指好的饮食。《孟子·离娄下》:“其良人出,则必饜酒肉而后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籍 遭母丧,在 晋文王 坐,进酒肉。”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回日,并许进酒肉。”...

藜藿的意思:◎ 藜藿 líhuò(1) [inferior meal] 指粗劣的饭菜尧王天下也,…粝粢之食,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2) (藜藿——吃野菜。动用)...

粝食的意思:粗恶的饭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妾夸布服糲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糲,粗米也。” 唐 姚合 《哭费拾遗徵君》诗:“服儒师道旨,糲食卧中林。” 明 唐顺之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糲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

穷居的意思:谓隐居不仕。《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 南朝 梁 任昉 《奏记诣蒋公》:“夫布衣穷居韦带之士,王公大人所以屈体而下之者,为道存也。” 唐 韩愈 《复志赋》:“进既不获其志愿兮,退将遁而穷居。” 清 姚鼐 《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然先生穷居江上,无侍郎之名位交游,不足掖起世之英少,独闭户伏首几案。”...

儒家的意思:[释义](名)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以孔子为代表,主张礼治,强调伦理关系等。~的代表人物。(作定语) [构成]附加式...

三牲的意思:◎ 三牲 sān-shēng[the sacrifice (pigs,sheep and cows)] 古时祭祀用的供品,分大三牲(猪、牛、羊)和小三牲(鸡、鸭、鱼)两种...

食肉的意思:◎ 食肉 shíròu[creophagy] 吃肉;以肉作食物食肉动物...

妄作的意思:(1).无知而任意胡为。《老子》:“不知常,妄作,凶。”《孟子·离娄下》“此亦妄人也已矣” 汉 赵岐 注:“妄人,妄作之人。” 焦循 正义:“不知而作,是为妄作。” 宋 秦观 《代蕲州守谢上表》:“责其妄作,便可屏之远方。”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2).虚妄之谈。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 彭 殤为妄作。”(3).无因而起。 唐 陈子昂 《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诗序:“色为何色,悲乐忽...

为乐的意思:奏乐。《论语·述而》:“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何晏 集解引 王肃 曰:“为,作也。” 皇侃 义疏:“为,犹奏也。”作乐,取乐。《后汉书·灵帝纪》:“帝著商估服,饮宴为乐。”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三:“含歌揽涕恆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太平广记》卷三九四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徐智通》:“明晨何以为乐?”...

一瓢的意思:《论语·雍也》:“贤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后因以喻生活简单清苦。 宋 王禹偁 《滁上谪居》诗之三:“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 宋 林逋 《寄呈张元礼》诗:“駟马交游从此少,一瓢生事不胜空。”参见“ 一簞一瓢 ”。...

造物的意思:◎ 造物 zàowù(1) [the divine force that created the universe]∶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2) [good luck]∶指运气;造化...

珍馔的意思:珍美的食物。《东观汉记·威宗孝桓皇帝纪》:“祠用三牲,大官饰珍饌,作倡乐,以求福祥也。”《晋书·任恺传》:“ 何劭 以公子奢侈,每食必尽四方珍饌。”《新唐书·隐逸传·王友贞》:“詔致珍饌,给全禄终身,四时送其所,州县存问。”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治庖》:“珍饌嘉肴,自较臠肉更鲜,虽出之家厨,亦足以供客。”...

志道的意思:(1).有志于道。语出《论语·里仁》:“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汉武内传》:“若其志道,将以身投饿虎,忘躯破灭,蹈火履水,固於一志,必无忧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鲍丘水》:“施主虑闕道业,故崇斯构,是以志道者多栖託焉。”(2).把道理记在心里。志,通“ 识 ”。《国语·晋语三》:“志道者勿忘,将及矣!” 韦昭 注:“志,识也。及,至也。勿忘此占,言祸将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