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伤唐衢二首(其一)赏析

伤唐衢二首(其一)

唐 · 白居易
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
常排伤心事,不为长叹息。
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
悲端从东来,触我心恻恻。
伊昔未相知,偶游滑台侧。
同宿李翱家,一言如旧识。
酒酣出送我,风雪黄河北。
日西并马头,语别至昏黑。
君归向东郑,我来游上国。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怜君儒家子,不得诗书力。
五十著青衫,试官无禄食。
遗文仅千首,六义无差忒。
散在京洛间,何人为收拾。

注释

自我:指诗人自己。
心存道:心中秉持道德或原则。
外物:外界的事物。
少能逼:很少能强迫或困扰。
常排:常常排除。
伤心事:令人伤心的事情。
不为长叹息:不会长时间地唉声叹气。
忽闻:忽然听到。
唐衢:人名,诗人的朋友。
动颜色:脸色变化,表示惊讶或悲伤。
伊昔:从前。
未相知:彼此不认识。
偶游:偶然出游。
滑台侧:滑台这个地方附近。
同宿:一起住宿。
李翱家:李翱的家中。
一言如旧识:一句话就仿佛认识了很久。
酒酣:酒喝得尽兴。
风雪黄河北:黄河以北的风雪之地。
日西并马头:太阳西下时并排骑马。
语别:话别。
东郑:古地名,今河南郑州一带。
上国:指京都或繁华之地。
交心不交面:心灵交流多于见面交往。
儒家子:儒家子弟,指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诗书力:诗书的教化力量或通过学习诗书获得的能力。
试官:古代临时任命的官员。
无禄食:没有俸禄。
六义:指《诗经》的赋、比、兴、风、雅、颂六种表现手法。
散在京洛间:散落在京城(洛阳)和洛水周边地区。
何人为收拾:有谁能去整理收藏呢?。

翻译

内心秉持正道,外界事物很少能困扰我。
常常排除那些伤心的事情,不让哀叹长久萦绕心头。
忽然听说唐衢去世,不禁脸色大变。
悲伤的情绪从东方涌来,深深触动我的心弦。
从前我们并不相识,偶然在滑台附近相遇。
一同住宿在李翱家中,一句话就仿佛像老朋友一样熟识。
酒后他送我出门,风雪中我们在黄河以北分别。
日落时并肩骑马,话别直到天色昏暗。
你回到东郑,我来到上国游历。
我们的心意相通,即使不能经常见面,从此更加怀念对方。
可怜你是儒生之子,未能充分发挥诗书之力。
五十岁还穿着青衫,担任试官却没有俸禄。
留下的诗文大约有一千首,内容遵循六义,无偏差。
它们散落在京洛之间,有谁能去收集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伤唐衢二首(其一)》。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作者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悲痛之情的表达。

“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开篇即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坚守自己的信仰,不为世俗之事所动摇。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修养,也反映出他对朋友唐衢的理解和尊重。

“常排伤心事,不为长叹息。”这两句表明诗人面对悲痛时的态度,虽内心有伤,但不轻易流露哀叹,这种克制之情更显得沉稳而深远。

“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这里的“不觉动颜色”并非没有悲伤,而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去世的震惊和无奈,即使内心万分悲痛,也只能保持外表的镇定。

接下来的几句,“悲端从东来,触我心恻恻。伊昔未相知,偶游滑台侧。”描述了悲伤如潮水般涌入诗人内心,以及对逝者唐衢的回忆,这些记忆虽然短暂,却因唐衢之死而显得珍贵且难以忘怀。

“同宿李翱家,一言如旧识。酒酣出送我,风雪黄河北。”这些句子描绘了诗人与唐衢共同的美好时光,以及在分别时的情景。这里的“一言如旧识”表明即便是短暂相处,也能迅速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日西并马头,语别至昏黑。”这两句则是对那次告别情景的具体描写,时间紧迫,但彼此的话语却充满了不舍与牵挂。

“君归向东郑,我来游上国。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诗人表达了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但内心深处却始终无法忘记这份深厚的情谊。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和理解,超越了物质的距离。

“怜君儒家子,不得诗书力。五十著青衫,试官无禄食。”这里诗人对唐衢的同情之情溢于言表,感叹他虽然出身士族,却未能在仕途中有所作为。

“遗文仅千首,六义无差忒。散在京洛间,何人为收拾。”最后几句则是对唐衢文学成就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惋惜之情,希望有人能够珍视并传承这份文化遗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与故友唐衢的交往和共同经历,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对逝者的怀念,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朋友文学成就的尊重和对其未被世俗认可的同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