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下渚湖
宋 · 毛滂
湿云堆雨未全轻,啅鹊翻枝已唤晴。
含雨落花空泪眼,袭衣香草欲知名。
细泉入竹通幽意,孤策侵苔记独行。
不醉河阳芳树底,乱山携酒过清明。
含雨落花空泪眼,袭衣香草欲知名。
细泉入竹通幽意,孤策侵苔记独行。
不醉河阳芳树底,乱山携酒过清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湿云堆雨:形容云层厚重,雨水积聚。啅鹊:鸟名,喜鹊。
翻枝:在树枝上翻飞。
含雨落花:带有雨珠的花朵。
空泪眼:像含泪的眼睛。
袭衣香草:香气四溢的草叶。
细泉入竹:细流穿过竹林。
孤策侵苔:孤独的手杖沾满青苔。
河阳芳树:河阳的美好花树。
乱山:连绵起伏的山峦。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通常有扫墓和踏青活动。
翻译
湿云堆积的雨水还未完全消散,喜鹊在树枝上翻飞呼唤晴天的到来。带着雨珠的花朵仿佛含泪的眼眸,香气四溢的草叶让人想要知道它们的名字。
细流穿过竹林传达出深远的意境,孤独的手杖沾满青苔记录着独自的行程。
我不会沉醉在河阳的美好花树下,而是带着酒穿越乱山度过清明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之美,情感真挚。
"湿云堆雨未全轻,啅鹊翻枝已唤晴"两句勾勒出一场即将散去的细雨和初现的晴空,鸟儿在枝头欢唱,渲染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含雨落花空泪眼,袭衣香草欲知名"中的“含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春雨中花瓣轻拂的细致感受,而“袭衣香草欲知名”则透露出诗人对周遭自然景物的好奇与探索之心。
"细泉入竹通幽意,孤策侵苔记独行"两句通过水流穿过竹林和脚步踏在苔藓上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独自漫游时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不醉河阳芳树底,乱山携酒过清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致难以忘怀,即便是在饮酒畅谈中也无法释怀的意境,以及他愿与友人一同携酒游历于清明时节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抒情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致的热爱和对自然深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