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故太师中书令曾鲁公挽词二首(其二)赏析

故太师中书令曾鲁公挽词二首(其二)

宋 · 陈襄
南台沙合后,元宰应时生。
两控龙飞驭,三调宝鼎烹。
筑山裴相乐,赐杖孔家荣。
无复安舆出,儿孙衣綵迎。

注释

南台:指代某个重要的地理位置或历史事件。
沙合:可能指政治形势的变化或某种吉祥的预兆。
元宰:宰相或者重要的官员。
龙飞驭:比喻皇帝或权臣的威势。
宝鼎烹:象征治理国家的重大责任。
裴相:历史上某位姓裴的宰相。
孔家:可能是裴相的家族或者受到恩宠的家族。
安舆:舒适的车辆,此处指裴相出行。
衣綵:穿彩衣,表示欢迎和尊敬。

翻译

在南台沙合之后,元宰适时降生。
他驾驭着双龙,调和宝鼎煮治天下。
裴相筑起山河般的政绩,孔家因他而荣耀。
不再需要坐车出行,子孙们穿着彩衣迎接他的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陈襄为故太师中书令曾鲁公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曾鲁公去世后的哀思和对其生前功绩的赞扬。诗中提到“南台沙合后,元宰应时生”,暗示曾鲁公在国家重要时刻应运而生,担任过朝廷要职。“两控龙飞驭,三调宝鼎烹”描绘了他驾驭政务的才能和调和各方的智慧,如同烹饪美食般精心调度。“筑山裴相乐,赐杖孔家荣”借裴度和孔子的典故,赞美他的政绩和受到的尊崇。“无复安舆出,儿孙衣綵迎”则描绘了曾鲁公去世后,家人悲痛地迎接灵柩的情景,流露出深深的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叙事和比喻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曾鲁公生前的荣耀与身后之哀,体现了对故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