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花晚
唐 · 元稹
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
村中女儿争摘将,插刺头鬓相誇张。
田翁蚕老迷臭香,晒暴??熏衣裳。
非无后秀与孤芳,奈尔千株万顷之茫茫。
天公此意何可量,长教尔辈时节长。
村中女儿争摘将,插刺头鬓相誇张。
田翁蚕老迷臭香,晒暴??熏衣裳。
非无后秀与孤芳,奈尔千株万顷之茫茫。
天公此意何可量,长教尔辈时节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三春:春季的第三个月,这里泛指春天。已暮:已近尾声。
桃李伤:桃花李花凋谢。
棠梨花:一种白色小花的植物。
蔓菁:一种开黄花的根茎植物。
女儿:这里指年轻的姑娘们。
争摘将:争相采摘。
插刺头鬓:将花插在头发上。
相誇张:互相炫耀。
田翁:老农。
蚕老:养蚕到了成熟的时候。
迷臭香:被花香所陶醉,‘臭’在古汉语中有香气的意思。
晒暴:晒着太阳。
??:这里可能是个印刷错误或特殊词汇,无法直接翻译,但上下文推断应与晒太阳或熏香有关。
后秀:后来的优秀者,比喻晚开的花。
孤芳:独自芬芳,比喻独特而高洁的品质。
奈尔:无奈你们。
千株万顷:形容数量极多。
天公:上天,自然界的主宰。
此意:这样的安排或意图。
何可量:怎能估量。
尔辈:你们这一类。
时节长:长时间地主宰一个季节。
翻译
春天已晚,桃花李花皆已受伤,棠梨花开得洁白,蔓菁花显出黄色。村里的姑娘们争相采摘,将花插在发间相互炫耀。
田间的老人养蚕忙碌,被这芬芳迷醉,晒着太阳,用花来熏香衣服。
并非没有后来的俊秀和独自绽放的芳香,只是无奈于你们这成千上万顷的茫茫花海。
上天这样的安排有何深意可衡量,只让你们长久地主宰着这个季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尽桃李将落,棠梨与蔓菁盛开的田园景象。村中的女孩们争相采摘花朵,插在头发和鬓角上,彼此夸耀。老农忙于蚕桑事务,却也沉醉于春日温暖的香气之中。在晒衣裳时,也不禁感受到了阳光的暴烈与熏烤。
诗人通过这幅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度过四季变化的赞美。即使是在三春将逝,花开花落之后,那些后来的桃李和孤零零的芳菲也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生长节奏。诗中最后两句“奈尔千株万顷之茫茫。天公此意何可量,长教尔辈时节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无尽生命力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与季节更迭的深刻体会。
元稹以其独特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田园生活中的点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在欣赏这幅生动画面时,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