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挽吴茂新侍郎三首(其二)赏析

挽吴茂新侍郎三首(其二)

宋 · 刘克庄
□先□皇志,公除法从真。
玉楼要新记,铁壁夺全人。
宿草俄封墓,柔蒲谩裹轮。
岂无南董氏,奋笔传名臣。

注释

先:古代。
皇:君主。
志:遗志。
公:公正。
除:去除。
法:法律。
从:遵循。
真:真理。
玉楼:华丽的楼阁。
新记:新的记载。
铁壁:坚固的壁垒。
夺:夺取。
全人:众人之心。
宿草:旧草。
俄:迅速。
封墓:覆盖墓地。
柔蒲:柔软的蒲草。
谩裹:空自包裹。
岂无:难道没有。
南董氏:像南董那样的人(可能指代某位历史人物)。
奋笔:挥毫。
传:流传。
名臣:名臣的事迹。

翻译

古代君主的遗志,公正的法律遵循真理。
玉楼需要新的记载,坚固的壁垒夺取众人之心。
旧草迅速覆盖了墓地,柔软的蒲草空自包裹车轮。
难道没有像南董那样的人,挥毫写下名臣的事迹。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国家法制严明和皇权至上的赞颂之情的诗句。诗人通过“□先□皇志,公除法从真”表达了对君主依法治国、公正无私的肯定。接下来,“玉楼要新记,铁壁夺全人”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严格执行法律、不留余地的情景,其中“玉楼”可能代表宫廷或官方机构,而“铁壁”则象征坚不可摧的法治。

下一句“宿草俄封墓,柔蒲谩裹轮”描写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这里的“宿草”暗示着岁月的积累,“封墓”则可能是对往昔时光的隐喻,而“柔蒲谩裹轮”则是用来形容野草随风摇曳,似乎在时间的洪流中被无情地推动。

最后两句“岂无南董氏,奋笔传名臣”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记录和颂扬贤臣功绩的历史学者或文学家的期望。在这里,“岂无”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询问是否有这样的贤能之士,而“南董氏”可能是对某位历史上著名文人或史官的称呼,表明诗人希望出现这样的人物来记录和传颂忠诚与英明的臣子。